当前位置:

心理治疗纳入医保,让患者不再为“心病”发愁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刘昱 2021-05-10 17:31:11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吴睿鸫

近日,广东省医保局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诊疗项目目录(2021年)》和《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用耗材目录(2021年)》,将于8月15日正式实施。体外膜肺支持、心理治疗等备受社会关注的几大方面均被纳入医保支付。(5月9日《新快报》)

眼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581万人。

可见,心理疾病已变成常见病、多发病,心理健康服务已俨然成为“刚需”。而广东省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能提高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增强主动就医意识。

实际上,在广东之前,深圳、北京已开始“试水”,把面向普通人的心理咨询和面向心理障碍者的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早在2016年,北京将34个社区心理咨询室纳入医保,其中7个位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内。这类心理咨询服务根据心理咨询师的职称级别,服务1小时收费在30元到60元不等,均纳入医保。可以想见的是,如果这项公共政策延伸到各地,全面推广开来的话,将有更多有心理疾病的患者,走进医院门诊,享受医疗保障带来的制度红利,从而让患者不再为“心病”发愁。

从某种意义上讲,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更是众望所归、民心所盼。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成都市委主委仰协曾递交相关提案,建议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机制,以及建议医疗单位的专业心理咨询可以进入医保报销内容。北京、广东等先后制度性“试水”,无疑让这项公共政策开始落地生根。

从已推行地区的政策实践来看,不同地区医院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费用不等,个别私营社会机构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没有统一费用标准,收费高者可达到两三千元甚至上万元/小时。因此,国家层面有必要指定规范的心理治疗价格,作为各地医疗机构的参考定价,这不仅能防止这项制度安排“跑偏”,也能有效提高医保基金运行质效。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5/10/93250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