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拿“客户死亡获赔120万”做宣传,营销岂能无下限

来源:红网 作者:张影 编辑:张瑜 2021-05-14 20:26:48
时刻新闻
—分享—

ed7fc0b1774c442d9c48166cebd15844.jpg

最近,网传的一张中国人寿的图片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图片显示,数名身着工装、肩披“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绶带的工作人员,抬着写有“张某某先生意外身故获赔1200000元字样”的放大版客户理赔单走在街上。如此荒唐的宣传行为,引来网络舆论的一致谴责。目前,中国人寿股份重庆市分公司已发布致歉声明:已诚恳向客户家属当面致歉并取得谅解,同时对相关人员做出免职及批评教育处理。

中国人寿的行为,触碰了职业准则和道德的底线。第一,客户在投保的那一刻,就已经和保险公司形成契约关系,而保护客户个人信息,可以说是中国人寿本应遵守的分内之责。而中国人寿却拿客户理赔单当街宣传,侵犯了客户的个人隐私。第二,该公司将对客户理赔这样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进行宣传,以此表现自身“负责、诚信、理赔”的一面,反而会令人质疑:不如约理赔的行为,是不是在该行业甚至该公司普遍存在?第三,将死亡理赔当成“喜事”营销,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和漠视。死者姓名以这样的方式曝光在众人视野中,将死者家属置于怎样的境地?

近年来,企业营销无下限的事件频有发生,从椰树椰汁到娃哈哈AD钙奶瓶身的低俗宣传,再到茶颜悦色涉嫌侮辱女性的广告标语,这类营销不会起到招徕顾客的效果,反而破坏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原有的形象。

商品和服务要得到消费者认同,靠的从来不是哗众取宠的无底线营销,它必须根植消费者,服务消费者,洞察满足消费者诉求;挑战消费者底线,违背道德和法律进行营销,这样的企业只会遭受唾弃乃至抛弃。所以,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营销决策的审核力度,贯彻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减少如此无底线营销。面对破坏社会公序良俗、挑战公众道德底线的行为,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意识,杜绝不良营销的生存空间,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作为消费者,利用网络舆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决抵制和举报不良营销,也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推动力。

文/张影(湖北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张影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5/14/934051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