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奇
自2019年12月起,海南已有医院开始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网约护士服务。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对于患者来说,上门服务的费用要比在医院就诊高出 5至8 倍,这样的护理成本高不高?会影响“网约护士”模式的推广吗?(5月15日《工人日报》)
有记者从“滴滴护士”APP上查到:高级输液(静脉点滴)268元/次,更换胃管及鼻饲300元/次。一些简单的护理,例如输液,成本加耗材一共才十几块钱,平台上的价格贵了十几倍。仅从价格上看,打一针便花费一个中等家庭一天的收入,对部分经济不宽裕且有特殊需求的家庭来说,这无疑难以承受。
所谓“网约护士”,过去也被称为“共享护士”,其本意应当是盘活社会上富裕空闲的护士资源,基于网络平台按需供应。这样一来,既能让空闲护士发挥余力救助病人,还能降低医疗成本,实现节流开源。然而,缺乏医院管理背书,质量管控易存漏洞,加之平台也需要牟利,成本居高不下。由此造成的两难困境,想必也是推广“网约护士”的瓶颈之一。
同时,也必须看到“护士”也是稀缺资源。对照依照《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给出的指导性方案,不少地区医院的床护比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医院护理人员匮乏,走出医院提供优质服务,“网约护士”资源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这是医疗管理、医疗市场多重力量影响下所造成的问题。解决问题恐怕还是得从优化资源配置模式入手。
为“网约护士”降压,可能还需要“返璞归真”走“资源共享之路”。一方面,需要加大社区医院的建设力度,让更多的护士走到居民身边;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公共大平台”,盘活闲散的护理资源,让有护士执业资格的人员能独立参与到行业当中,用信息化优势补充医疗管理弱势。推广网约护士,不是一家医院或者一个平台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地区由上至下的统筹规划。
足不出户,便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想必也是不少人期待的未来医疗生活。推广网约护士,要让患者少跑一步,让资源流动起来。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