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官当面吃掉学生剩饭,这种“言传身教”还是免了吧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陈乘 2021-05-24 19:01:29
时刻新闻
—分享—

文/维扬书生

5月21日,在河北廊坊某学校内,一名男学生因为饭菜打多了,没有吃完,准备拿去倒掉。身边的教官把菜盘接了过来,当着孩子的面,一口一夹地把剩下的饭菜全部吃完了。(5月24日 陕西法治网)

有网友点赞该教官用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们珍惜每一粒粮食,但笔者认为,这种言传身教不应点赞。

一是教育时机不对。

教官当面吃掉学生剩饭,其初衷当然是好的,但这样的“身教”不应提倡,该男生吃不掉,是因为打饭菜的时候打多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或驻校教官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在平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杜绝餐饮浪费,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在食堂打饭时吃多少打多少,而不是等到学生吃剩下了准备去倒掉时再来“以身示范”。

二是教育效果欠佳。

教官当面吃掉学生剩饭,未必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从道理上说,学生打的饭菜超出了自己能承受的范围,死吃死撑,颗粒不剩,看似没浪费一粒粮食,但吃得过饱肯定会伤害身体,教官当面吃掉学生剩饭,就是在暗示学生宁愿硬撑也不能剩下,这样的示范传递的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与我国民间流传的“小孩剩碗底,长大娶麻妻”“吃不光,好生疮”俗语中包含的理念别无二致。事实上,吃不掉倒掉虽然会造成粮食浪费,但比硬吃下去对身体健康更有益。

三是存在诸多风险。

吃学生剩饭,不符合卫生习惯,毕竟学生剩饭里带有学生口水,吃下去可能会引起细菌感染,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很多胃肠道疾病会通过口口途径传播,其中有不少就是“吃出来”的。尤其是在当下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语境下,餐饮企业都已普遍推行公勺公筷,摒除“一双筷子吃天下”的陋习,以阻断食源性传播风险,教官接过学生的筷子当面吃学生剩饭,无疑给自己增加许多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也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5/24/939567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