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公益”是中国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新形式

来源:红网 作者:刘远举 编辑:田德政 2021-06-15 16:31:32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7日,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宣布,他将乘坐他的航天公司蓝色起源的首次客运航班飞往太空,公司计划于7月20日实施发射。而在此之前,贝佐斯已经宣布将辞去CEO之职,专注于新产品和早期计划上,同时追寻自己的太空梦。

互联网似乎改变了一切,包括企业家本身,企业家越来越像科学家。

中国企业家也不例外,热衷于科学基础研发,其公益方向也向教育、科技领域转化。

今年3月,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捐款120亿元, 与浙江大学共同成立教育基金会和繁星公益基金,聚焦面向未来的“计算+生物医疗”“计算+农业食品”和“先进计算”三个创新实验室的科学研究项目,在大脑认知、人造肉、抗癌等前沿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

最新的则是6月3日,美团CEO王兴签订股票转让计划,将其个人持有的美团股份的10%,约160亿元转入公益基金,专门用于推动教育与科研等公益事业。

往前追溯,就会发现,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此前,阿里成立达摩院,3年投入超过1000亿元,用于涵盖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的研究。

2016年,陈天桥捐赠10亿美元,资助神经科学研究,这是有史以来献给科学研究最大的捐赠之一。捐赠的资金的一部分在加州理工学院创立了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神经科学研究所。目前,陈氏研究院的教授和学者们已共发表论文63篇。

2018年11月,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等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的“科学探索奖”。每年有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获奖者都将在连续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的奖金。这个奖金,完全是发放给个人的,可以买房、请保姆、给子女上学,为的就是解决杰出的青年科学家的后顾之忧。

那么,为什么中国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地这么做了?

首先,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基本面变了。2021年2月,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而早在这一天之前,社会慈善就已经敏锐地感知到这个变化。

其次,这是出于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希望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对当下的社会现实来说,企业家联系着市场与技术,他们最好的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就是以“创公益”的方式,支持教育、科技等领域。这里的“创”,就是指创新的探索教育和技术研发,将公益与之结合,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和技术的全球领先。这一变化反映了企业家们,对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的理解与支持,也是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其实,这也是一个全球性趋势。2012年,科技行业著名投资人,俄罗斯富商尤里·米尔纳牵头,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吉、扎克伯格、马化腾一起,设立了科学突破奖。在生命科学、基础物理、数学方面,设立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以鼓励相关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从更大层面上看,从工业革命以来,整个人类文明经历过的技术转型次数并不多。至于20世纪开始的技术大爆炸,更是前所未有。以往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型,是市场被动的应需求而产生,而不是人类主动地去发掘需求,预测技术趋势。所以,以前的老的庞然大物般的企业,缺乏对新技术崛起的危机感,缺乏对新技术迅速崛起的速度的认识,所以,往往专注于自身领域,而没有对整个技术发展进程的“技术自觉”,不过,经历过了技术爆炸的时代之后,企业家有了这样的“技术自觉”。

只有前瞻性的、独立在企业之外的技术体系,才能不受干扰,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趋势,而这种前瞻性,则必然卷入到基础科学、基础教育层面。而这个时候,他们介入、投入资金到科技、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是基于全人类科技发展视角的一种公益行为。

文/刘远举

来源:红网

作者:刘远举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6/15/953402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