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拍摄致幼鸟死亡,“摆拍”岂能无下限?

来源:红网 作者:麦芒 编辑:刘昱 2021-07-05 18:49:53
时刻新闻
—分享—

文/麦芒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北平山有摄影爱好者为拍摄更为清晰的“黑枕黄鹂喂食幼鸟”画面,将鸟窝附近的枝叶全部剪断,致使幼鸟无树叶遮阳晒死,被“老鸟叼出来。”目前当地林业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

从相关拍摄的图片可以看到,“黑枕黄鹂”的鸟窝附近并无树叶,只有一根“光秃秃”的枝干,一对成年黄鹂正在给几只嗷嗷待哺的幼鸟喂食,画面相当温馨。然而,谁会想到,那一张张看似精彩的图片背后,是毫无下限的“摆拍”,充斥着满屏的“不人道”,是可忍孰不可忍。

“病态”的审美观,会衍生行业“病态”。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一文中就指出,不少文人画士以“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导致不少卖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当时的“病态”审美观,直接导致“病梅”丛生,令人无语。而河北那个摄影者为了拍摄“黑枕黄鹂喂食幼鸟”画面,人为修剪鸟窝周围树叶造成幼鸟“夭折”,既折射出拍摄者的“病态”和“变态”,也代表着一小部分人热衷“摆拍”的畸形审美观。如此以牺牲其他弱小生命拍摄的照片,充满人性的自私和残忍,又谈何艺术价值?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摆拍”一直存在。特别是在野生动物拍摄界,存在很多“黑镜头”:食诱、惊吓、驱赶……不少野生动物“被迫”做出各种“造型”,以满足摄影者的拍摄要求,有的动物还因此丧生。在此语境下,野生动物跟摄影者谁的野性、兽性更胜一筹,立判高下。摄影者的恶行,引发一片声讨,是时候进行必要的纠偏了。除了摄影界需正本清源,摄影师牢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群众也要敢于举报一切病态摆拍行为,职能部门更需对相关恶行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追责。只有全社会共同对所有的病态摆拍说不,这类“非主流”行为才会变成过街老鼠,并最终销声匿迹。

当然,“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仍是当下主流。在相关部门积极努力下,目前云南北移象群保护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并获得国际广泛赞誉就是最好的例证。类似河北这起为了私欲而恣意戕害弱小生命的案例,并不多发。但愿相关部门及早依法惩处这类以艺术之名行野兽之实的“摄影家”,以儆效尤,以正视听,还艺术界朗朗乾坤,还自然界和谐安宁。

来源:红网

作者:麦芒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7/05/96251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