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救命文档”给出的防灾救灾启示

来源:红网 作者:朱昌俊 编辑:张瑜 2021-07-23 22:34:37
时刻新闻
—分享—

文/朱昌俊

近日,郑州突降特大暴雨,不少市民在网络发布求助信息。7月21日,一个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在线表格在网络中流传,它将求救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信息在线不断整理、核实和更新,进入文档者可进行编辑、查看。7月22日19时,文档已“自发”更新了第270余版,访问量达650多万次,成为一个民间抗洪资源信息平台。

郑州特大暴雨救灾工作还在继续,不少个体、机构、企业都加入到其中。相对来说,这份“救命文档”算是一个特例。因为它不同于我们一般所看到的或想象的救灾资源,而仅仅是一份由网友自发创立,然后不断接力维护,最终汇聚成丰富的救灾信息资源的动态文档。

据悉,该文档最早是由一名昵称为manto的大学生创立。然后,文档在传播的过程中又由女大学生和30多名同学共同编辑,后经过网络扩散,不断有志愿者加入,到目前由于参与人数庞大,无法统计出具体的数字。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一场直通线下,但确实是在线上完成的“救援”,它被称为“救命文档”并不算夸张。

这份文档的最大特点就是共享与开放。比如,它设立后,大量的求助信息快速涌入——老人、小孩被困,孕妇分娩急需帮助,“什么都看不清”“水已经到胸了”“没有地方站了”……短短22小时,求助信息总量就达到1000条。求助的、呈现灾情现场的、通报救灾进展的,文档在短时间内汇聚了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求助信息,实际是高效地完成了一次“求”与“助”的信息精准对接。它不仅让受困者及时发出求救信号,也让救援者可以更精准地找到救助目标。

罕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往往在短时间内给城市既有的应急救灾体系提出极大挑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对灾情信息的及时而精准地获取上。一方面,完全依靠从下至上的信息汇报,效率和精准度都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网友曝,不仅散乱失序,传播过程中可能产生失真的隐患,也难以被决策者和救援者及时捕捉。而开放、共享的文档,赋予每一个受困者、求助者的信息发布权,又能够被整体呈现,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灾情信息传播困境。

当然,该文档为网友自发创立,其产生确实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它给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的灾情信息发布与获取,无疑提供了启示。那就是,可以充分利用文档等互联网工具,或者互联网平台在共享、开放上的优势,实现对于灾情信息的更有效、更精准传播。在这个方面,互联网平台,我们的公共应急部门,其实都可以考虑建立更完善、更开放的灾情信息披露与响应机制,同时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参与的力量。像这次文档的诞生,就是一个集众人参与力量的过程,不管是发布者、编辑者的维护,还是网友接力传播,抑或是腾讯文档团队对文档的紧急扩容,离开任何一个环节,其带来的救灾效果都可能打折扣。

互联网技术对于社会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但经由这次“救命文档”的诞生过程,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在防灾、救灾上,互联网的创新和技术利用,其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既需要平台的创新自觉,个人智慧的凝聚,也需要公共部门的主动借鉴和因势利导,重视技术对于防灾、救灾的助力作用。这或是在称赞“救命文档”之余,应有的公共触动。

来源:红网

作者:朱昌俊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7/23/96992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