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吉伟德
不少适老版APP在成功被老年群体接受之前,率先收获了一批年轻“粉丝”。现行的APP适老化改造有两种模式,在原有版本中进行老年模式调整、切换;为老年人研发单独的APP产品。无论那种适老版APP,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简约明快,没有广告、没有弹窗,功能简单,有大量的一键操作、文本输入提示等多种无障碍功能。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字等功能特点的界面模式,是适老版、关怀版、无障碍版本的主要特点,经过适老化改造后,不再设有广告插件,特别是付款类操作将无任何诱导式按键,用起来确实“省力更省心”。
这是工信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的整体要求,也是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数字鸿沟”的现实需要。适老化改造并未成为老年人的专利,而成了年轻人的新宠。时下的APP越来越复杂,不仅界面变得眼花缭乱,大量的弹窗、广告和各种链接的跳转、推送,让人烦不胜烦,无所适从。APP界面越嘈杂,网络世界越喧嚣,越可能让不少年轻人反感和拒绝,选择适老版APP的背后,是年轻群体追求安静与简约的权利诉求。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艾尔伯特·魏斯认为,孤独感是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时所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对于很多聪明的人来说,他们更喜欢安静和独处,因为这样的环境更加适合他们进行学习和创作,这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审视自己的现状和展望未来。众多调查也显示,在喧嚣而嘈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与工作,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安静的氛围。这种对安静权的追求与满足,不仅指生活的空间,包括所使用的网络工具如APP等,那些广告与强窗,固然可以起到广告宣传和信息推送的效果,不过此类强迫做法无视了受众的安静权。
大道至简。年轻人“我想静静”的需求应得到正视和积极的回馈。时下的APP设计与运用,还处于“供方为主”层次,相关商家在设计、推广和使用的过程中,并未过多对受众的需求和诉求给予正视和回应,也没有根据个体性差异作出必要的调整,实现多元化、差异化和层级化的满足。
互联网企业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更多需要从“以我为主”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提供更为人性化、合理化和多元化的产品选择。在既有大而全、多而杂的界面上,提供简约而不简单,便捷而无障碍的版本,提高青年群体的使用体验舒适度和消费满意度,并以细节之善赢得更好的社会口碑和市场空间。消费者“有所呼”,产品提供者“有所应”,产品才会受到欢迎,企业才会不断做大做强。
让产品更加人性,更加尊重人情,是年轻人爱上适老版APP所带来的思考。让被忽视的安静和清静权得到满足,并实现扩大化的人性关怀,则消费市场的进步也会推动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
来源:红网
作者:堂吉伟德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