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游戏沉迷是社会问题,“限时”只是一小步

来源:红网 作者:黄琪越 编辑:刘昱 2021-08-31 20:11:56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jpg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近年来,网络游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也常常引发社会关注。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自然不必多说,正所谓“玩物丧志”,任何人一旦沉迷于玩乐,都会消磨掉志气。暑假期间,家长对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担忧,不论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总能成为热门话题。

新规出台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议。有人认为政策过于严格,可行性太低;有人则举双手赞成,表示新规有助于孩子戒掉网瘾,好好学习;也有人担心限制了网络游戏时间,孩子还能玩什么。在对新规的种种讨论声中,我们终究不能局限在自己的视角内,应当认识到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很多因素,“限时”只是一小步。

让孩子对网络游戏真正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绝非一个“限时”就能使其变为“现实”。自全国各地各校响应“双减”政策以来,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将会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正值开学季,配合“双减”政策,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时间进行严格管控,就是想让孩子能够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多去探索游戏之外,那个真实而又精彩的世界。

但除了游戏之外,我们又能否帮助孩子搭建一个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休闲娱乐空间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除了相关企业责无旁贷外,更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行动。一方面,家长需要思考“限时”后,如何用网络游戏以外的东西,充实孩子的业余生活,例如,抽时间和孩子共同参与体育锻炼,走近大自然,或是共同读一本好书等等,从而让孩子对网络游戏主动说“不”。另一方面,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落实“双减”政策,帮助学生“减负”后,也应当考虑学生的课余时间如何更好地利用,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或布置实践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感受真实世界的精彩与美好。

同时,“防沉迷”不应只针对网络游戏。数字时代,未成年人是地地道道的互联网原住民,不可避免地会接触互联网。据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除了网络游戏,还有很多容易让其沉迷的东西。“限时”之外,还需在观念上对未成年人加强教育和普及,让其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善于利用网络实现个人的成长。

网络游戏沉迷从来都不是某一个未成年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限时”只是一小步,它的目的是为了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全社会合力,共管共治,才能让“限时”的目的成为“现实”,才能在“防沉迷”的道路上往前迈进一大步。

文/黄琪越 (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黄琪越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8/31/100989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