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快递保价不是为自身利润“保驾”

来源:红网 作者:韩星宇 编辑:陈乘 2021-09-22 17:53:57
时刻新闻
—分享—

文/韩星宇

据媒体报道,8月28日,天津程女士通过邮政EMS寄出的总计约275克黄金制品在运输途中丢失。经公安机关介入后发现,这些黄金是被邮政中转站外包工作人员盗走。邮政最初给出的回复是:“按照保价两万进行赔偿”,后续因250克左右的黄金被追回,邮政近日表态,将对“剩下的(被盗黄金价值)进行赔偿”。对程女士而言,这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消息。但对公众而言,仍不能理解的是:倘若最终所有黄金都未被追回,是否真会是“按照保价两万进行赔偿”?因快递方的过错导致物品丢失,难道不应当全额赔付?相关责任人难道没有处罚和整治措施?

对物品做声明价值的限定,是行业惯例。查询中通、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官网会发现,快递公司普遍对物品的声明价值做了两万、三万的最高限定。对于声明价值高出该最高限定的,有些快递公司也设置了保价增值服务,但一般需要收取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八的服务费率。这个服务费率并不低,且保障也是有条件的。也因此,多数消费者并不愿意购买相当于物品真实价值的等值保价。用一般常识理解,物品交寄出后,倘若丢失,快递公司理应全额赔付;如果运输途中,物品发生磕磕碰碰,一两万的不足额保价,也应当足以弥补损失。可一旦真面临快件丢失、短少、损毁,快递公司给出的抗辩理由,看起来也是言之凿凿:没有保价的话,依据《邮政法》第47条,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运费的3倍;购买的是未足额保价的话,只能“按比例赔付”。所谓的“按比例赔付”,指的是最终获取的赔偿金额,等于物品的实际价值损失乘以申报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值,很多时候,按照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赔付额度,相对于真实损失,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以央视报道的一个案例为例:2019年,北京的钟先生通过某快递公司邮寄了一台价值98万元的医疗设备到南宁,钟先生特意选择了2万元的保价。钟先生在签收时发现包装破损、外壳变形,修复需要1万多元。钟先生本以为2万元的保价额度完全可以支付维修费用,但是按照上述保价算法快递公司只用赔付他250元。

其实,快递公司的不少抗辩理由都很难站得住脚。比如,不保价只赔三倍运费的规定,恰巧遇上“快递方有重大过失”时,无论是否保价,都得全额赔付,这也有不少司法案例可供佐证。而具体到“黄金被盗”的这个案例,因为所涉及的是监守自盗,走上诉讼之路的话,很可能也需要快递方全额赔付。

类似于“只赔250元”的套路式保价格式条款,肯定能让快递公司在保价上稳赚不赔,却也会带来公众的不断质疑:快递行业的保价条款,究竟是在为公众的物品安全“保驾”,还是在为自己的利润“保驾”?

保价实质上是一种保险行为,理应按照保险行业的行业惯例去设计算法。显然,“按比例赔付”的算法,距离公众的朴素认知相去甚远。有可能的话,最好将保险公司的服务,引入到快递行业,用鲇鱼效应打破目前快递保价一体化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格局。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在体制机制顶层设计层面和监管层面认真调研、谋划、决策和执行,对于快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守法意识加强教育、强化惩戒,起到警示作用,净化行业队伍,树立企业正面形象,重拾消费者信任。

来源:红网

作者:韩星宇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9/22/101878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