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享脱单”表格出现,勿让个人信息“露天存放”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刘昱 2021-11-15 16:01:00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吴睿鸫

网络办公时代处处讲究高效,共享表格就是各家企业最常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式,这种表格可以直接发一份进工作群,由每位员工自己编辑填写,最终相关人员收回表格时,就可以一次性看到每位员工的信息。这几天,有市民发现,在一些聊天群里转发了一份名为“共享脱单”的共享表格,这种资源共享方便交友的表格,真的能放心填写吗?(11月13日 荔枝新闻)

“共享脱单”表格,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借助现代网络办公便捷高效的优势,可以轻松让员工开始恋爱,告别单身生活。

可是,这份脱单共享表格,需要每一位参与者填写姓名、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城市、收入、自我介绍、要求和沟通方式这些内容;留下的沟通方式有微信号、QQ号以及手机号;任何一名公众,可以查看表格中原有的信息外,也可以在表格中任意添加自己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扫一扫表格中附带的两个脱单群二维码进群交友。

眼下,脱单一群人数已经超过200人,而二群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中。换言之,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点看过了这个共享脱单表格。

现在的问题是,尽管文本创建者在表格中附有免责声明,告知参与者填写这份表格,就等同于自愿同意由用户进行传播,并申明禁止将用户信息用于盈利或者倒卖。但这份表格由于“来路不明”,不知道是个人或者是单位在网络上发出来的,既然责任主体无法明确,那么,意味着,免责声明就等于形同虚设,一纸空文。如此一来,无疑将涉及人员的个人隐私信息“露天存放”,可以被别人随意翻看,形同在大街上进行“裸奔”。

假如由于信息安全意识和有效监管跟不上,“共享脱单”表格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窃取利用,造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这不仅有可能会造成杀猪盘诈骗、裸聊诈骗以及卖淫嫖娼等行为的出现,也可能让个人信息被他人冒用或者出售,给公民财产、人身、精神等带来诸多潜在隐患。

好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已于1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该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明确细化了违反该条款规定的处罚手段。人们有理由相信,若有不法分子胆敢以身试法,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当然,更要提醒一心想脱单的公众,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若真想通过网络交友来实现脱单,一定要睁大眼睛,保持理性,不冲动,到正规网站平台参与。千万不能通过类似“共享脱单”表格,让个人信息“露天存放”,以免隐私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1/15/103985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