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培养学生运动习惯,还需制度化与人性化双管齐下

来源:红网 作者:吴海琦 编辑:刘昱 2021-11-23 17:16:4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参赛作品

近日,云南大学就“体测不及格无法拿到毕业证”一事进行了回应,并称此规定并非一刀切:身体情况特殊的同学有相应免考措施,运动能力较低的同学也有多次考试机会。

考试不是目的,通过考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才是目的。运动习惯的养成,还需制度化与人性化双管齐下。

制度化的硬要求是养成习惯的催化剂。“体测不及格不得毕业”像一道悬在同学们心上的利剑,这道利剑督促着同学们不得不去踏出第一步,而这正是习惯养成的开端。体育运动的过程是反人性的,它的本质是突破极限——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意志上。这种突破极限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人本能想要逃避的,如果没有一种远远大于此类痛苦的强制力作为要求,很少有人会进行运动。这种强制力可以是对健康的渴求、运动技能的要求,但它们都不如制度化的规定来得更有效、广泛。

制度化的长期影响,有利于运动习惯的成型和稳定。培养习惯非一日之功,它是积跬步、积小流的过程。长期的制度化可以使同学们保持运动频次,从而提升运动能力。与此同时,因制度化的“强制力”而造成的、同学们的排斥心理,也会随着运动能力的提升而降低——运动结束的快感和身体控制力的提升可以带来极为有效的正向反馈,足以抵消强制运动带来的痛苦。可以说,习惯的成型可以用痛苦的降低来精确衡量。

培养习惯的过程不仅需要制度化,也需要人性化。运动能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与之相对的,对于运动能力的测试也不能“一测定乾坤”。人性化的测试机制是促进运动习惯成型的重要因素——测试可以提供一种即时反馈,让同学们看到努力就会有成效,这样才有持续坚持的动力。另一方面,对于被身体情况限制了运动能力的同学,云南大学没有“一视同仁”而是“区别对待”,保证了此类同学的申诉渠道畅通,这也是人性化的体现。

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制度化的强制和人性化的关怀,离开强制,懒惰和侥幸容易侵占我们的意志,阻碍习惯养成;离开关怀,在培养习惯过程中的痛苦会压倒我们的理性、挫伤我们的积极性,这种状态下形成习惯更无从谈起。

不仅是培养习惯,其他许多事情也需要用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方式面对,制度化让我们远离惰性,人性化让我们保持乐观。

文/吴海琦 (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吴海琦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1/23/104491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