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2月6日,在深圳至金城江的K949次列车上,一名孕妇突然腹痛即将临盆,紧急情况下铁路工作人员们将车厢变成临时“产房”,在中途宜州站增停近半小时,最终孕妇顺利产下女婴,母女平安。(12月8日《人民日报》)
读罢这样一则短短的新闻,人们为新生命的到来而欣喜,更为这趟特殊的出生之旅中的有爱瞬间而感动。原定的出入站计划为生命让行,列车为爱停留,这是真情涌动的时刻。
但我们也不妨设想,假如列车上没有独自乘车快要生产的孕妇呢?运行中的列车空间逼仄,终究不能够完全保障一个安全卫生的医疗环境。孕妇的安全,不能依赖于列车运行中的好心帮助和半小时的停靠。在乘车前就考虑周到,才能够避免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既守护好孕妇乘客的健康,也保证其他乘客的出行计划。
在航空运输领域,中国民用航空局对孕妇乘坐飞机有这样的规定:孕周超过8个月(32周)的孕妇乘机,应提供医生适宜乘机的《诊断证明书》。怀孕超35周,预产期在4周内的孕妇不予运输。
铁路旅客列车虽然没有对孕妇乘车有硬性规定,但仍不建议孕后期孕妇乘车。即使是乘坐相对运行速度较慢的K字头列车和比较平稳的卧铺,从深圳到金城江的八百多公里长途旅行,对于待产孕妇而言,仍然是不够稳妥,尤其还是在无人照顾陪同的情况下。
所以,为了避免此类紧急分娩的情况,铁路局相关工作人员在孕妇购票前,应当了解清楚其身体状况,对于不宜长途乘车的孕妇提供劝说建议,将意外尽量拦在上车前。“准妈妈”们也当留意自身和宝宝的安全,避免颠簸劳累,多番思量,慎重出行。
文/黄怡梦(陕西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黄怡梦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