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告别2021年,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红网 作者:宋沅君 编辑:刘昱 2021-12-27 19:53:57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宋沅君

最近一个星期,各大媒体平台推出了五花八门的年终盘点,虽然套路十足,但依旧有效且有营养,将岁末的仪式感拉得满满的。仪式感的好处是,能让我们更清晰地抓住生活的细节,融入生活的脉络,平安、自适且自足。比如就连我们小区车辆的门闸,都在显示每日更新的倒计时,在提醒着我们,2021年真进入尾声了。

如果我们要追问人生的意义,这恐怕是个大而无当的口水话题。但是将人生划分成一年一年、一段一段之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就变得具体而有迹可循了。所以年终告别、跨年夜等等的操作,都是在仪式感推动下的强制句读,为时间这个浑然一体、绵延不绝的流水篇章加上逗号、句号、顿号以及感叹号、省略号。所谓意义,就浮现在字里行间,触手可及了。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书写者,在自己的有限篇章里划下了独具意义的标点。仪式感让我们相信,在这个标点之后,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生活中的仪式感,让我们在追求物质品质的同时,不忘提升精神的高度;在完成某个目标时,既能遵守特定形式,又能用心体会整个过程。

如今大家都很注重仪式感,年轻人甚至拒绝没有仪式感的生活,而怀旧是当下仪式感中最流行的一种。从“乐夏”“披哥”到《时光音乐会》,音乐综艺里的头部IP无一例外打的都是怀旧牌。在2021年最普通平常的一天,当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万能青年旅店带着新专辑重新出现,用他们“难以描述的音乐天分”,继续搅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我的内心一度波涛汹涌,不可遏止。

怀旧的魔力用于收割情感,真是百试不爽。只因我们大都很喜欢站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回望过去。对时间的掌控,对记忆的再造,都发生在对过去岁月的深深凝望里。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来自精神世界的强大魔法呢?

当余华携新书《文城》再次站到聚光灯下,就有人质疑余华为什么不写我们活着的当下这个时代,却要追寻一段淹没已久的历史。还不是因为现实的嘈杂多变,仍是书写者们无法确切描述、无法盖棺定论的模样,哪比得上回忆过去那样得心应手呢?事实上,八年前引发大争议的《第七天》就是与现实零距离的产物,而现实也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当代作家们暂避当代题材,投入到对童年、故乡和历史的回忆,转而达到了对现实的曲线介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现实总令人深恐无力,所以我们也很喜欢超前思考问题。比如当大家都在谈论“后疫情时代”的时候,疫情其实仍未结束,我们还在疫情进行时,随时要应对每地多发的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

当我们的双脚还踩在从移动互联网到多网融合的门槛上,我们的思想已经大步奔向“元宇宙”了。这谜一样的概念,在2021年下半年如潮水般席卷了全球互联网公司的各大论坛、沙龙和年会。在产业和资本的共同推动下,2021年已成为确凿无疑的“元宇宙”元年。现实世界尚且令人眼花缭乱,再来一个现实世界的镜像版,真是令我等不明觉厉,但至少仪式感方面是满分到位了。与这神秘诱人的现实想象相比,即将登陆中国院线的《黑客帝国4》真的还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过去存在于我们从现实出发的目光里,未来亦是对现实的延伸和想象,抓住现在的每一刻,正是仪式感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尝试着以更好的方式告别2021,也是一种仪式感。说到这里,不得不问诸君、也是问自己一句:告别2021年,你准备好了吗?

2021年,我的阅读计划还没有完成。那些从若干个冲浪贴里收藏的必读书单,还等着我去打捞。在2021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意识到对自己亏欠良多,陈年积旧的精神生活需要新的渴求和转机。

精神生活,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奢侈,对于有些人则是选择。“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曾在一千多年前的某个岁末写下痛悔之辞,从此归隐田园,与大时代的现实划清了界限。今天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像他一样,一去不返,只为追求一种自由无羁的精神生活。但至少,我可以翻开一本久违的书,用阅读照亮蒙尘的精神角落。

告别2021年,我最需要的是勇气和信心。这一年,我曾看到有些生命从这个世界被迫离开,也曾上网易云刷了无数的深夜伤心评论。也许我们没有办法对他人的悲欢做到真正感同身受,但至少可以尝试着去关注更多人的命运。有的时候,举手之劳,就是他人的救命稻草。更多的时候,做好自己,就是对他人慈悲。世界是否能够变得更好,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所以来一次道德上的反躬自省,勇敢地告别过去的自己,重拾信心以便再次出发,这也是我的告别方式。

那么2022年,你最想要什么呢?

人的欲望简单而不单纯,直接、深重从而难以掌控。2021年的郑爽、张恒、吴亦凡、赵薇、钱枫以及薇娅们,在娱乐化的视野中为普罗大众提供了欲望的解说词。层出不穷的落马贪官也加入到欲望图谱中,遑论往返于欢喜悲辛之途的小人物们。我们的欲望,从来不只是自己的欲望。个体再微小的欲望,也是社会肌体的宏观镜像,生动、鲜活而精准。

对待欲望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方式和内心的格局。2022年,但愿有想法的我们,都能换一种活法,那么这也将是一种新的仪式感。

再见了,2021!

来源:红网

作者:宋沅君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2/27/106854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