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年轻人“排斥热度”,是在用理性对抗浮华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陈乘 2022-01-26 21:47:46
时刻新闻
—分享—

□程振伟

微博热搜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有“热度排斥症”。这是一种看上去冷静的“病症”,也叫审美版权,指对当下大热的东西持观望态度,更愿意用自己的节奏接受“安利”。受众开始对风头强劲的内容保持警惕心,并产生天然的排斥感了。(1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这届年轻人有些“高冷”,他们中的不少人选择与热度保持距离,抱定“有热度好啊,那还是让热度多飞一会吧”。对年轻人而言,“不是我油盐不进,而是我抗拒自己作为流量的分子被收割”。

什么叫时尚,什么叫“潮”? “潮”就是“人云亦云”? 如果这就是潮的内涵,那这样的“潮”不要也罢。时下,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大多人被所谓的“热潮”裹挟,鲜有网民无焦虑的,而焦虑驱使着购买、消费、人云亦云。就拿最近大热的那部网剧而言,似乎你若没看,互联网上的各种梗都看不懂了。然而,这又如何?互联网就是善于制造一个又一个“流行梗”。这部剧再火,一放完就会被新的热剧梗接管。而人跟着热潮做“机械摇摆”,只能在流量中作为符号和一分子迷失。

在系统中迷失,在算法中被掌控。前些年笔者做了一个调研,发现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习惯通过“看热搜掌握时事”。因为“热搜大家都在看,那就是天下新闻啰”,而且“这样看新闻效率高”。而事实上,热搜的背后,是一种叫做算法的东西。众人从感官感觉层面都爱看的东西,用算法归集,然后再推给众人“喂养”,强化众人的感觉。事实上,热搜很容易让大众的兴趣关注“自我设限”“无限窄化”。当年轻人设法逃离算法,一个表现就是“热度排斥”。让热度再飞一会,让我想一想等一等,等铅华洗尽,口碑沉淀,那时我再决定是否“买单”。

流量,其实也是“即时的关注力”,它关联着焦虑、短视。现在的成年人,几乎是人人一部智能手机,我们的任何点击轨迹,都已被锁定,算法总是推给我们“潜意识中自己爱看的东西”。热度是你我堆砌的,拥抱热度的同时,也容易失去远方,特别是那种叫做“理性”的东西。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不该被焦虑俘获,不能被流量掌控,他们要多读书,多独立思考,多考虑把握那个叫“未来”的东西。

不被热度俘获,不被焦虑掌控,要做就做自己。年轻人有自己的立场,他们自嘲患有“热度排斥症”的病症,是淡定从容,是用理性对抗浮华,是用个性接管“盲目从众”,这届年轻人在互联网面前“立”住了。在思想理念层面摆脱算法的人,不正是未来有创造力的人?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1/26/108139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