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视数字藏品,传统文博也可跨越虚实之界

来源:红网 作者:唐诗 编辑:刘昱 2022-04-10 16:57:22
时刻新闻
—分享—

bac8f8b7-b646-4bbc-a914-4d89489a3544.jpg

□唐诗 (广西大学)

4月8日晚上,国潮IP太和瑞兽•脊兽全套十只将于阿里拍卖开拍,为期十天,每一款限量1万份,起拍价1元,直购价仅需29.9元。不过,这十只灵动可爱的太和瑞兽在消费者购买后却不会收到任何实物,因为它是一款数字藏品。(4月9日 《扬子晚报》)

近年来,这种被称为“NFT”(非同质化代币)的数字藏品火遍全球。数字藏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对特定的作品生成唯一凭证。正如“物以稀为贵”道理所言,部分买家正是被数字藏品“独一无二”“艺术价值”“可流通”等特点吸引,数字藏品进而逐渐步入大众视野,火热出圈。

前有失踪多年的圆明园十二兽首之羊首“现身”数字藏品拍卖会,后有国潮IP太和瑞兽•脊兽全套拍卖开拍……此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四件国宝文物设计而成的数字藏品,在支付宝App上几秒内便售空。可见,在众多拍卖发售的藏品中,除开艺术家们自创的绘画作品外,数字藏品与传统文博的合作格外引人注目。

看似神圣庄严的文博行业为何涉水数字藏品?究其原因,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新兴载体,迎合数字化潮流是文博行业的应时之举。

事物的发展从不是一蹴而就,何况是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藏品。从古至今,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改变着文化传承的方式,文化经历了从符号到文字、声到形、单一到多元的发展。“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如今数字化潮流裹挟着文博行业向历史的明天滚滚流淌,文博行业也应凭借数字化传播面积广、速度快、易于被年轻人接受等优势,让更多文物有机会向众人展示华夏五千年文明文化的光辉。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文创商品形态,数字产品不仅能赋予传统文化无法估量的传播力度,也能迸发出一定的商业价值。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一大环境下,文博行业部分项目无法推进,部分景区、博物馆等地点无法开放,其发展进程受阻,如有桎梏。文化数字藏品作为线上商品,可以摆脱时空壁垒为大众所购买。正如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商业层面的成功不仅能让文博产业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更能让大众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提供文化消费新模式。

传统文博跨越虚实之界,有助唤活传统文化新魅力。但数字藏品本身作为金融科技的衍生品,不仅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监管,还需完善监管机制。如此才能让高价转让、欺诈等行为遁于无形,让一砖一瓦铺好发展之道,最终满足大众对数字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新期待。

来源:红网

作者:唐诗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4/10/1110511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