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书分享岂能以商业逻辑立初心

来源:红网 作者:王瑞琳 编辑:陈晓丹 2022-04-23 16:19:39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计划内.jpg

□王瑞琳(重庆大学)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古诗言“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快”时代下最朴素的奢侈品。据《新周刊》近日报道,在小红书、抖音、B站上活跃着一群读书博主,他们通过图文或短视频定期分享自己读过的优质纸质书。其中,优质的内容创作者不少,但也有一大批读书博主内容非常“水”,更有甚者,还没做几天读书博主就开班授课,收费运营读书社群。

阅读是需要静下心来做的事,以读书分享的形式对阅读进行“二创”同样讲求慢工出细活。在新媒体平台上以读书博主的身份进行读书分享或好书推荐,离不开对拍照、写脚本、剪视频等流程做好形式上的打磨,但最重要的还是对书本内容的深度思考,输出有价值的个人观点。部分读书博主为了分享而分享,要么通篇摘抄原文,要么东拼西凑他人的评价,这样的读书分享看似内容丰富、有板有眼,实则营养价值低、空空如也。将“慢工”用于“形”而非“意”,这类分享对于读者来说实在助益寥寥。

冷静、自我、真诚是读书分享的初衷,部分博主却直接以赚钱变现为读书分享的目标。在新媒体各垂直领域内容分享日益饱和的当下,读书分享让一些人嗅到了新商机,小红书等平台进而涌现了“读书博主如何赚钱”等衍生内容。近期备受吐槽的正是经过这种“培养”的量产读书博主,他们多为零基础入门,内容产出严重同质化、空泛化,完成“引流”后就邀请粉丝付费买课,参加“写作营”。商业逻辑下的读书分享的质量往往良莠不齐,不仅导致优质分享被淹没,更破坏了阅读和创作的良性生态。

说到底,读书是件雅事,读书分享同样不应脱离“雅”的本质。抱着诚心去读书的阅读者通过在网上分享收获,得到出版社和流量的青睐进而变现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一部分人却脱离“深耕”直接“开花结果”,只求量不求质,只求财不求才,他们其实没有意识到,无论是书还是读书分享,高水平的内容才是“流量密码”。读书博主“火力全开”地叫好一本书,究竟是基于认真阅读的诚挚推荐,还是在接广告“恰饭”?所谓的读书笔记、选书心得中,散发的是墨香还是铜臭?了解自媒体变现逻辑的网民一品即知。

书香社会的建设需要营造全民参与的阅读氛围,我们鼓励也支持每一个真诚的阅读者记录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但必须警惕把读书和读书分享做成生意的不良风气。于广大读者而言,选书应谨慎,优先选择有口皆碑的经典作品,莫被“别有用心”的标题和吹捧迷了眼。多读书,读好书,别为那些名为分享实为营销的内容浪费了宝贵的阅读时间和心情。

来源:红网

作者:王瑞琳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4/23/1115279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