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东(山东大学)
由于患者群体规模小,罕见病患者经常面临缺医少药的困难,被称为“医学孤儿”,因病致贫、返贫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上演。值得欣喜的是,为了构建更高质量、更可靠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减轻罕见病患者负担,国家一直在努力。截至目前,已有2860种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内67%的已上市罕见病用药都在其中,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10年间,我国医保参保人数从5.4亿增加到13.6亿。同时,我国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10月21日 央视新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虽然发病率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许多罕见病在我国其实并不“罕见”。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现有各类罕见病患者近20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其中大多数都是遗传性疾病,很多患者在幼年时就会发病,需要终生与病魔斗争。然而,因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鲜有制药企业关注、研发,罕见病用药被称为“孤儿药”。诊断难、治疗难、治疗贵是罕见病患者面临的共同“症结”。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通过“灵魂谈判”让其大幅降价正是国家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重要表现。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世上所有的病都是穷病”,这句话虽然过于绝对,但诠释了医疗领域民众看病难、治疗贵的窘迫现状。普通家庭遭遇严重疾病侵袭时,一边要应对病魔的折磨,一边要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治疗费用上,300名法布雷病患者,人均治疗费用高达100万到120万元每年;3万到5万名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为70万到140万每年。有不少罕见病家庭,就是因为没有钱治疗,只能选择放弃,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离去却无能为力。避免悲剧重演,还人民群众幸福美满的家庭,正是为罕见病患者减轻医疗负担,使其“病有所医、药有所保”的深刻价值所在。
山东济南马大翔一家的经历,是万千罕见病患者家庭的缩影。马大翔的孩子在周岁前2个月确诊了脊髓性肌萎缩症。2019年前只有进口药,价格高达500万元,2019年国内终于有药了,但一针也要近70万元,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堪称天价,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我没能力去救孩子”,高额的治疗费用让他曾一度陷入绝望之中。2021年12月,经过8轮艰苦谈判,治疗这一罕见病的药品诺西那生钠进入医保,降价至3.3万元。
从无药可用,到迎来治疗希望,再到享受医保政策,在国家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无数患者家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马大翔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激动地说:“我们是极少数的一个群体,可能有一些家庭自己都已经放弃了,但是依然有人不放弃我们。”加强对于罕见病群体的保障和支撑,让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被放弃,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然而,医保只能起到最基本的支撑与保障作用,罕见病医疗保障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因为罕见,罕见病患者的诊疗没有保障,很多医生从业以来很少,甚至没有明确诊断过任何罕见疾病,因经验不足导致的错诊、漏诊高发,往往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其次,我国罕见病药品的可及性与可获得性较低,国外最新的药物进入国内难度大,即便进入,价格也高到难以承受。因此,要让更多家庭免于重大疾病困扰,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还需要加强罕见病的筛查和预防,建立激励罕见病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治疗的医疗保障框架,做好防治,让罕见病不再成为“医学孤儿”,让患者不再饱受病痛与经济双重压力的摧残。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去年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医保方谈判代表的这句话令无数人动容。罕见病再罕见,都应当被重视,药品再小众,都不能成为天价的理由。每一位患者都应得到全力救治,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全力以赴。为罕见病患者持续减负,罕见病患者“罕有所依”,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应有之义。
来源:红网
作者:孙志东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