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筱莹(郑州大学)
近日,热播剧《卿卿日常》即将收官,自其播出以来,收视率一路攀升,许多网友都夸赞其人物“独立清醒”,是具有价值的女性主义群像剧。但也有许多网友疑惑,一直在宣传“女性互助”与“甜宠”的《卿卿日常》,真的独立反压迫了吗?真的讲好女性主义了吗?
且不说《卿卿日常》是否为女性主义群像剧,只是“女性主义”与“甜宠”融合的主题内核,就已经足够矛盾。“女性主义”的核心观念是男女之间的平等性,而“甜宠”则多指男方对女方的无限包容宠爱。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可以说本就完全相悖,从理论上来讲,根本无法共存于一部作品之中。编剧的强行融合,让整部作品都透漏着矛盾感,忽略现实完全空想化。
再论来源,《卿卿日常》改编自晋江热门小说《清穿日常》,依托于原著的电视剧,却展现出了与原著完全不同的内涵特质。小说两百多万字,如此之长,吸引读者反复观看的,不是表面的“甜宠”,而是其下细思极恐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对人的压迫。小说中的女主李薇由一开始的清醒,到最后甚至想不起自己本来的模样,逐步被封建社会所驯化,看似甜蜜的日常之下,尽是压迫和悲凉。然而,电视剧却有意剔除掉了原著的悲剧色彩,将现代价值观注入古人身上,选择美化日常的细节剧情,放大表层的欢愉,不断展示“女子有别的活法”的议题。剧方说是独立反封建,却有意忽略掉了封建本身固有的残忍,轻飘飘提出解决方法便一概而过,越突出女性主义就越显得无比拧巴。
诚然,《卿卿日常》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追捧,本质上体现出了人民群众价值观念的进步。近年来,大家逐渐厌倦于古代的宫斗宅斗等“大型雌竞”,逐渐从以往影视剧的隐性压迫中脱离出来,进而追寻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卿卿日常》也正是敏锐捕捉到了观众们的进步的需求,将女性角色塑造为观众所期望的“清醒”人设,随即引发广大观众的共鸣。虽然剧情新颖反套路,但其依旧没有摆脱传统古偶的设定,只是在不断口号化、标签化热门网络议题,只是在不断追逐市场热潮,以最大程度获取流量收益。
可能会有很多观众认为,不过是一部轻喜剧,何必如此“上纲上线”?但我们所消费的文化,其实正在不知不觉中构造着我们的情感方式、价值观念,也在悄然改变着中国影视界,改变着社会文化意识。即便是“电子榨菜”,也会一点点渗透进我们的思想、社会的文化。“女性主义”越是被一部部“速食剧”当做宣传武器消耗,就越会得不到社会足够的尊重,越会被当做小孩子过家家。
影视剧究竟怎样才能讲好女性主义?我们不妨回头,重温过去的《义海豪情》《杨门女将》……这些影视剧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原因是他们不曾回避苦难,在残酷的社会背景下,依旧触及到了女性主义的“平权”内核,真正站在了女性的角度上。因此他们不必大喊口号,也不必买营销热点,甚至不必刻意雕琢女性的情节桥段,也能将真正的女性主义淋漓尽致展现,赢得所有观众的尊重,并引发社会的反思进步。
类似《卿卿日常》的影视剧,与其说是处处宣扬女性,不如说是处处讨好女性。清一色喊口号迎合社会热点,巧妙回避女性主义本质要探讨的问题,用完全理想化的剧情洗脑观众。在未来,我们期望更多影视剧可以认真打磨剧本,而不是躲在“轻喜剧”的盾牌下合理化自身的不足。优秀的文化作品应当引领社会观念,而不是在市场热潮中随波逐流。
来源: 红网
作者:王筱莹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