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线上无障碍观影:为视障人士构筑“文化盲道”

来源:红网 作者:张颖 编辑:刘昱 2022-12-05 17:05:52
时刻新闻
—分享—

8f923f8cb71140a29413f516cf406121.jpg

□张颖(青岛大学)

12月3日,由中国残联宣文部指导,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与阿里文娱公益合作的视障用户身份认证功能,正式上线优酷无障碍剧场,无障碍电影《流浪地球》也同步上线。全国近1700万视障者在完成身份认证后,即可免费欣赏剧场内的无障碍影视作品。据了解,这是《马拉喀什条约》今年5月在中国生效后,首次以规模化阅读障碍者为受益人,提供在线无障碍视听作品的案例。(12月3日 澎湃新闻)

线上无障碍观影,与一般的影片相比,添加了一道讲述的音轨,通过语言讲述让视障人士可以“看见”影像。此前,各地影院也尝试推出线下口述影像服务,但是由于进入影院观影存在一定的门槛,再加之疫情下线下活动减少,视障人士的观影需求仍然得不到保障。面对这种情况,普通人可以畅通无阻地运用网络进行文化消费,随时随地观看大量线上影片。但是由于互联网无障碍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视障人士在网络“文化盲道”上面临着层层阻碍。

互联网时代下,不仅要保障视障人士出行盲道畅通无阻,还要构筑直抵心灵的“文化盲道”。据报道,目前,我国有超8500万残障人士,视障群体数量多达1700万人,平均不到100个人中就有一个视障人士。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视障人群的文盲率高达43%,而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的文盲率只有4.08%。一直以来,我国社会各界致力于关心、服务视障人士,为视障人士提供社会发展空间。在物质生活方面,各地通过完善铺设城市盲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视障人士的日常生活。除了物质生活方面的保障和提升,视障人士有权利和普通人共享丰富的文化成果,他们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需求应该同样被看到。

在当下媒介环境下,电影等影像作品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视障人士只能用耳朵“看见”世界,通过设计线上无障碍影片,电影故事视觉化地进入视障人士的内心,对于他们生活认知、自我成长、观念改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视听内容的接受认知影响着个体的社会生存和文化认知。为了让视障人士更方便地接触到丰富的电影、有声读物等文化产品,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网络无障碍通道,围绕视障人士使用场景上的痛点,联合视频软件深化文化服务的交互适配与优化。

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也应该保有应有的温暖和情感。在社会上的“多数群体”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丰富文化服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换位思考“少数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文化消费需求。通过技术与平台力量,社会各界应为构筑视障人士的“文化盲道”而努力,通过尽可能消解视觉障碍带来的“数字鸿沟”,让他们在缺乏光感的世界种感受到更多光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颖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656/97/1211764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