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源 (重庆大学)
近日,甘肃省庆阳市一家出租车公司发布的微信群管制措施引发了热议,该公司要求驾驶员解散个人私自建立的微信群,对拒不解散的驾驶员微信群,市运管局上报公安网监部门对群主进行约谈及处理。不少网友质疑这是“一刀切”的问题处理模式,舆论的质疑和批评随之而来。行车安全固然重要,驾驶员个人的权益自由也不容忽视,城市管理者要在维护行业规范与劳动者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要体现温度。
专注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司机们在驾驶过程中若分心于微信,轻则导致不良信息传播,影响乘客乘车体验,重则造成交通事故,危及驾驶安全。出租车公司出于安全问题的考量规范司机行为本无不妥之处,但这一目标的达成不应以牺牲司机的个人生活与社交自由为代价,这种逾越权力边界的行为偏离了精细化城市管理的初衷。
作为信息共享与实时沟通的重要工具,驾驶员微信群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借助微信群,司机们可以共享实时路况信息、建构互助网络,这种协作和互动模式不仅能够缓解出租车司机们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也有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优化用户体验。因此,微信群的作用应该全面辩证地看待,不能因为微信群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就全面禁止,这实质上是懒政思维的体现。
只考虑盲目采取“一刀切”的微信群管制举措可能引发司机群体的反感与不满,不仅破坏了出租车司机正常的工作节奏,还可能损害他们的个人权益和自由。不论是公司还是城市管理部门,都没有权力干涉和限制出租车司机的这种权利。
在处理微信群管理问题时,或许应该采取更加审慎温和的解决方式,在维护行业规范的同时,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管理部门可以与出租车公司、驾驶员代表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听取各方意见,在充分尊重劳动者个人权益的基础上,形成更为科学的管理规定。出租车公司有必要加强内部管理,如制定明确的行车规范、提供科学合理的安全培训课程等。城市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确保政策层面的引导有效化为实际行动。另外,公众的意见与反馈也需要充分纳入考虑,以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出租车司机微信群管理事件涉及到安全和自由的复杂平衡,只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通过充分的协商与沟通,才能找到维护行车安全和劳动者权益之间的平衡点,让城市管理裹上人性化的温暖底色。
来源:红辣椒评论
作者:马源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