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运母亲”回家背后是乡村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田德政 2023-01-21 16:20:43
时刻新闻
—分享—

□孔德淇

2天3夜,1900余公里,彝族妇女巴木玉布木从深圳工厂回到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的家。春节后,她不打算再外出。1月17日,她和孩子们在家附近的新民镇赶集,买回年货欢度春节。(1月20日 人民网)

很多人或许对巴木玉布木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倘若提到“春运母亲”,相信还是会掀起一阵集体“回忆杀”。2010年,记者拍摄到巴木玉布木背着比人还高的巨大行囊,一手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这一场景感动了无数人。最近,这位“春运母亲”和十几名乡亲一起,从深圳回到了家乡。

20世纪90年代末打工潮兴起,进城进厂务工被普遍视为一种比务农更有出息的就业方式。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现代农业、加工制造业等乡村产业纷纷崛起,提供了更多的稳岗增收选择,成为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蓄水池。农民工从此也能在家门口轻松就业,享受与城市务工相当的待遇,“肉身回不了村”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据报道,巴木玉布木夫妻俩流转了20余亩土地,计划通过特色种植,实现家门口工作的同时,更好地照顾老人和孩子。这背后是一代农民工就业观改变的缩影。他们工作不再只是为了获得更丰厚的收入来源,也希望在物理距离上更贴近家乡、亲人,承担起养老抚幼的责任。事实上,乡村振兴战略在落地过程中面临着农村人才缺乏问题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具备一定的技能素养甚至管理经验,返乡后能够有效适配就业岗位。同时,近年来各地农村培育新业态,拓展传统业态的发展空间,就业创业渠道持续拓宽,医疗、教育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也让这一群体主动返乡就业创业吃下定心丸。从整体来看,这也是农村产业升级的产物、乡村发展进步的体现。

就引导农民工投身家乡建设而言,近年来我国出台一大批优惠政策,从技术、资金、土地等各方面予以支持。除了政策创设,还需地方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扶持措施,建设完善的综合服务网,不间断开展线上下招聘活动,依托现有各类产业园区、物流节点、农业企业和种养基地等,落实好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各方面政策,关注返乡农民工的能力建设,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对农民工来说,这些都是从政策和投入角度,为返乡就业创业托底。

从另一维度来说,像“春运妈妈”这样返乡就业创业的农民工,也属于乡村劳动力中的生力军。通过他们的“带动效应”,也可更好激活农村地区的治理效能,推动农村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总之,随着乡村振兴的落地和政策红利的倾斜,随着严控大城市扩张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乐见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5/65/122559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