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入建构新闻评论公共性与交往性的理论著作 ——评《新闻评论与公共性理论建构研究》

来源:红网 作者:胡沈明 编辑:钟星月 2023-02-21 21:55:59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png

□胡沈明(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蕾的新著《新闻评论与公共性理论建构研究》出版了,本书脱胎于其博士论文,不过此时距离她博士毕业已愈12年。12年间,新闻评论发展的语态和生态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然而我们依然能看到该书巨大的阐释力,这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作者选题的前沿性。记得博士论文开题时,一位博导曾劝她说,“公共性”问题极其复杂,难于驾驭,有人终其一生,未必能阐释清楚,更何况应用。十余年前,当报纸和电视依然是主导的传播平台,传统媒体评论一路狂奔之时,多数人仅将评论作为吸引注意力,进行思想启蒙,监督社会问题解决的工具,很少将其视为沟通与交往的手段。如今,媒介已全面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以及交往的基础成为真正的问题,这不得不让人感叹理论研究的魅力,也不得不让人赞叹作者选题的前沿性。

二是作者十余年来一直沿着新闻评论公共性问题加以探索。2010年,苏蕾博士毕业,博导赵振宇教授说,此书选题极好,可以出版。长安大学亦有意资助,然而,苏蕾说“想再修改修改”。为避免自己哲学知识层面的欠缺,她申请哲学博士后工作,对理论加以沉淀;以更宏大的视野,申报了教育部的课题《大众传播媒介话语实践的公共性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关注了美国新闻评论话语的实践。作者十余年不间断地学习、反思和实践,最终将这本著作呈现在我们眼前。对比其博士论文版本和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版本,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视野更为宽广:从对媒体评论的理论评价到建构新闻评论的公共性理论;从关注评论表达的文本到关注个体存在,认为评论是一种脱离“不成熟”的方式;从批判的视角转为交往的视角。

三是公共性问题既是新闻评论的本质问题,亦是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关键问题。近些年来,公共领域、公共性在新闻传播领域略显敏感,这与社会实践层面“公共知识分子”运动、舆论全球化、国际舆论斗争更加激烈相关,又与理论层面学者们过分关注“公共领域”和“公共性”的批判性相关。实际上,以为人所道的哈贝马斯为例,其理论的出发点在于反思和揭示资本主义新的控制方式,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理论逻辑如出一辙。在哈贝马斯后期的“交往行为”理论中,他本人亦对此有所反思。就此而言,公共性问题不是新闻评论研究的禁区,而只是个别研究者在某些观念上自我“禁足”,过于重视某一个理论的阐释和运用,未从中国这个主体视角关注问题,进行总结。

在新闻传播学中,我们常称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因素,认为观点具有促进交往的功用,然而回顾近年来媒介发展及其所带来的传播秩序紊乱的局面,我们不得不面对着一个尴尬的局面:大部分信息无法消除不确定性,多数观点无法让社会共享交往,其结果就是导致圈层化传播、圈层化社会实践成为当前社会运行的微观结构。此时,再读《新闻评论与公共性理论建构研究》,我们便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整本著作吸收了哈贝马斯和费尔克拉夫两人的理论智慧,前者成为立论基础和建构“公共性”理论的前提;后者则成为分析的框架和新闻评论研究创新的策略。

在理论建构方面,作者认为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生成公众舆论,舆论又借由新闻评论得以“可见”,新闻评论的传播最终实现“公共性”,于是新闻评论被赋予到一个极高的地位。这也就对新闻评论或者说公共空间的言说提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作者认为新闻评论的公共性应体现在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论坛、批判公共权力、提高公众认知四个方面。无论如何看待,“公共”二字始终居于首位。但在新媒体空间内,“公共”二字意味着不仅约束他人,也在于约束自己。也正因为如此,苏蕾的博士师弟们分别写成了关于“宽容”“科学”和“民主”方面的博士论文,将新闻评论的研究从简单的业务研究和历史研究转向主体价值观念层面的研究,甚至扩展到社会交往层面的研究,从而完成从狭义的新闻研究转向广义的传播研究。

在分析策略方面,借由公共性理论建构出的框架,作者沿着费尔克拉夫“文本——话语实践——社会文化实践”分析向度,重点关注了新闻评论的社会实践向度,回顾了“文人论政”“党报评论”“都市报评论”“网络评论”四者的社会实践模式以及“普利策奖新闻评论”的文本向度。根据这些新闻评论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模式,作者认为新闻评论的公共性存在“强弱”之别,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公共性”问题并不是一种实践问题,而是一个理想的维度。据此,理论的魅力就体现出来了,理论不仅在于解释和说明社会实践,而在于超越社会实践;理论不仅在于借用他人或他国的理论实践,而在于根据中国的社会现实构建出能阐释和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理论来。

当前,媒体竞争已从传统的新闻和新闻评论的竞争转换为媒介平台的竞争,新闻和新闻评论的外延均出现较大幅度地泛化。在全媒体时代,个体见证新闻往往受到空间的限制,但媒介平台提供的超越时空限制的虚拟空间让观点表达既多又杂。同时观点表达还成为人们交往、斗争和实现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人们无法与信息同在,但却能与观点同在。从媒体运营视角来看,以事件为中心的观点表达成为“蹭热点”的重要方式,以凸显个人独特之处的“狂言怪论”成为吸引流量的密码,自媒体人强化评论跟贴质量和互动成为培育粉丝忠实度的策略。这一切让借题发挥、突破限制和主客颠倒成为可能。无论是三种方式的哪一种,社会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的去中心化已成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交往和认同问题被提上日程,观点以及观点表达背后的逻辑起点应该成为“成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摆脱个体视角、私人利益以及短期视野,关注更为广阔空间和群体,思考更为长远的问题,确立社会秩序、社会责任、社会发展、社会交往的基本边界,为广泛的评论表达配上理性和公共性的刹车,让评论成为搭建公共交往的平台,我想这应该是苏蕾理论研究的应有之义吧。

正是一个又一个像苏蕾这样的学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必将会一步步地建成。

来源:红网

作者:胡沈明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6/65/123486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