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我们谈论“孔乙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杨唯一 编辑:田德政 2023-03-18 15:29:58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教计划.jpg

□杨唯一(西南大学)

近期,“孔乙己文学”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原因在于鲁迅笔下穷困潦倒,但还坚持穿着象征读书人的“长衫”来维护体面身份的孔乙己与当代年轻人的现状产生了跨时空的共情。文学的本质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鲁迅先生在100年前所创作的人物形象竟能与现在人们的处境相契合,激发共鸣,这不得不引发了我们对现代社会就业形势的观照与反思。

在网络上,我们看到许多媒体呼吁大学生们应该脱去“长衫”,不要困于“长衫”,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但其实在当代社会,大学生或者硕士生去送外卖,回农村养猪,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将矛头指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认为是大学生的眼高手低造成了难以就业的情况,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

最近三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076万,创历史新高。同时,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形势受到冲击,找一份与专业匹配且待遇尚可的工作,肉眼可见变得越来越难。归根结底,“孔乙己文学”的爆火背后,是当代社会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真实写照。

大部分学生都曾听到老师父母说过“同样在一个班上学习,为什么别人的成绩比你更好”这类话,当社会中的人太多,资源又很稀缺时,人们很容易将社会结构性的纵向冲突转变为横向竞争,好像大家明明处于同样的起跑线,如果别人跑得比你快,比你远一定是你自己的原因。于是人们往往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开始“内卷”,拼绩点,拼实习,恨不得将24个小时变为48个小时来使用,只为争取到那一部分稀有的资源。所以,当他们拿到光鲜的学历,却发现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时,就难免感叹自己也穿上了孔乙己的“长衫”。

“知识改变命运”“学历是敲门砖”此类话语,是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着的。联系前段时间广泛讨论的“小镇做题家”,我们也确实看到许多人通过做题,通过学习从小镇走进大城市,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互联网上许多人宣扬的“读书无用论”是一种无端的,并且偏激的说法。

如今,知识仍然是社会所崇尚的一种权力,许多人都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了自己的学历。所以当我们走出校园的“象牙塔”,迈入社会时,我们才会受到更难以接受的冲击,辛辛苦苦拿到的学历好似打了水漂,学历的优势难以发挥,在这条路上耗费的许多成本与劳动远远小于工作岗位能够提供的收入与回报,甚至很多时候还要“倒贴”打工,放下身段去“打螺丝”更是愧对于父母的期望。所以像一些媒体所说的“将要求放低”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当我们谈论“孔乙己”时,我们在谈论社会的不公,还有个人的不甘。完善劳动法,改善现有的就业环境,解决就业歧视现象等才是解决社会就业结构性矛盾最基础的行动。逐渐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富差距,才能真正让大学生们自主择业,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来源:红网

作者:杨唯一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7/52/124613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