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发
“长期以来,
近年来,儿童票标准到底是看身高,还是看实际年龄,一直是社会争议的焦点话题。今年1月1日施行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火车儿童票打破一直以来沿用的“身高论票价”规定,为儿童票“按年龄”带了一个好头。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建议,推广从“双轨制”购票逐渐过渡到“按年龄”购买儿童票的标准,顺应了公众的意愿。儿童票“按年龄”彰显社会公平,当成为各行各业标配,既避免“罚大个”,又彰显社会公平。
以火车票为例,从1997年开始,20多年间我国儿童火车票“身高线”却一直停在1.5米。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儿童身高增高趋势很明显。据最新《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我国6岁男童身高范围为111.2至121厘米、女童为109.7至119.6厘米,11岁男童为132.1至152.1厘米、女童为133.4至153.3厘米。也就是说,如果“按身高”的儿童票标准,长得较高的孩子6岁左右就要买半票,11岁左右就要买全票。此现象被戏称为“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客运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免费或者优惠票价。然而,不少行业的儿童票,目前依然执行“按身高”的标
事实上,执行儿童票“按年龄”标准,如果对每一位儿童都一一查验身份证件的话,则流程相对比较繁琐,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因而,在实际执行中,可以优化流程,比如,对大部分符合儿童身高标准的直接放行,省去了验证身份证件的麻烦;而对少数身高“超高”的儿童,特别是引发争议时,在验证其真实年龄后,再给予应有的儿童票优惠。这样,既不影响工作效率,又充满人性化温情,更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是时候终结儿童票标准之争了。儿童票亟待从国家层面制定“按年龄”的统一标准,并成为公共交通、公园景点等各行各业的标配,要保障好每一位儿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应有的票价优惠。
来源:红网
作者:丁家发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