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怡慧(山西大学)
2月19日,因粉色头发而遭受严重网络暴力的女孩郑灵华去世。此前,2022年7月,郑灵华保研成功华东师范大学,留着粉色长发的郑灵华手持录取通知书在爷爷的病床前用相机记录下美好的时刻,却也成了她不幸的开端。照片被各种平台盗取曝光,配以夸张不实的标题博取眼球,评论充斥对她和家人的人身攻击,色情谣言铺天盖地,像一支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闻者心惊,予者蚀骨。她因此患上了严重的抑郁,也永远失去了感知世间美好的权利。
近日,网络暴力事件屡见不鲜。渴望光线明艳的粉发少女在舆论谩骂中悄然凋零;逐梦路上的高三考生在誓师大会激情发言被网友回怼表情难
“一犬吠
我们呼吁大家聆听多样的声音,建议换位思考促成理解,提倡尊重事实,未知全貌不予评论……主流媒体依然坚持不懈地倡导民众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冷静观察,理智发声;但近年来明显地有组织、大规模、产业化的网络水军作为一股恶势力依旧横行,所造成的网络暴力行为,甚至通过人肉搜索蔓延到现实中,给当事人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处理难度大,处罚力度小更是加剧了网暴者的嚣张气焰。法治力量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防线,却在防范网络暴力上表现稍显乏力。如果不借助法律的力量,以具体的法条指导网暴相关案件的司法实践大力治理网络恶势力,将会给清朗网络和数字中国的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阻碍。
让法治力量成为人们抵抗网络暴力的
今年全国两会,就网络暴力的治理问题,全国人大代表
法治的健全,关系社会人情冷暖,网络的清朗,事关你我人身安全。人民代表的连年呼吁,普通网民的发声支持,大家渴望着让法治的力量也充分体现在网络空间,推动法治力量介入网暴治理,使网暴受害者得到法律的保护,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来源:红网
作者:畅怡慧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