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剧《红楼梦》出圈: 一曲红楼人终散,美学入心方永恒

来源:红网 作者:王轶彧 编辑:钟星月 2023-04-25 17:29:43
时刻新闻
—分享—

88148d014c4c483f82228f5274bb2ca2.jpg

□王轶彧(南京师范大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一句句婉转唱腔中,金陵十二钗灯影之下共舞,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谢幕,宝玉转身,繁华也随即落幕。回首再望,身后之人端坐于此,却白茫茫一片,似大梦一场。

这是短视频平台中,观众对民族舞剧《红楼梦》的再创作,让舞台画面更加惊艳。短短几句唱词,在保留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兼顾了快节奏的生活需求,让越来越多的人驻足停留,也让这场红楼之梦走红出圈。

而事实上,身处舞剧《红楼梦》现场,这份共情更为难得。整场舞剧没有一句台词,仅仅是在舞者的生动演绎中,就能带领观众沉下心来,游览于太虚幻境之中,共赴一场繁华又凄美的红楼梦。

民族舞剧《红楼梦》为经典著作的改编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但与之相对比的是,某卫视《美好年华研习社》综艺中对《红楼梦》的呈现,被骂上热搜,网友直呼“侮辱原著”。这档综艺对《红楼梦》中女子的呈现充满了“男性凝视”:将大观园中那些钟灵毓秀的女子们物化为贾宝玉的“后宫”,更是将女子的心声扭曲为“宝玉喜不喜欢我”“怎么样才能更好嫁人”。如此颠覆,曹公何不寒心?曹雪芹笔下的女性,黛玉才情,宝钗大气,湘云娇俏,熙凤泼辣,各有各美,亦可叹可悲。这样错误浅薄的解读,不仅不能承担起传播经典名著的使命,反而会误导观众,受人诟病。

因此,如何正确改编翻拍原著,是当今影视创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改编翻拍之前,研习尊重原著文本,正确把握原著思想,再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是重中之重。87版《红楼梦》的拍摄过程中,前有导演王扶林耗费一年研读原著,学习红学专家的批注思想,后有演员陈晓旭用生命演绎角色,创作出从书里走出来的林黛玉。这一版的《红楼梦》从建筑细节、礼仪规范、剧情展现到角色演绎,都是经典咏流传,后人难以望其项背。

“万物皆是可变的,唯有美是永恒的。”经典创作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停地变化,此次民族舞剧《红楼梦》的出圈也正是印证了“美的永恒”这一真理。网络上也有人评说舞剧选取的片段过于零碎,过于“网红化”。但是笔者认为,“网红化”未必就是贬义词。所谓“网红化”,实则是在扭曲“流量”的正面含义。“流量”使得《红楼梦》这一文化经典著作被更多在网络上冲浪的青年人看见,或许还把《红楼梦》列入“十大不愿意阅读的书籍”的青年人真正领入中式美学的殿堂。创作者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以青年视角解读文学经典,是此次舞剧的一大亮点。美的传播,需要流量化,也需要年轻化。

舞剧《红楼梦》的走红出圈,是青年对经典的演绎,是红楼文化在21世纪的一场新生,是美的延续。对经典文学作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再传播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热爱才抵岁月漫长,用心创作才能真正地把握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只愿长梦不复醒,终有曲终人散时。”一方舞台,腰肢曼妙,漫天花瓣埋葬着破碎的灵魂,历史的笔墨延续在今日的舞台之上。曲终,人未必会散,未来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红楼之梦”,也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红楼梦》带我们走进中国历史的那一场大梦。

来源:红网

作者:王轶彧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8/69/125983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