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月(西南科技大学)
5月10日,据杭州公安局地铁分局通报,一女子在乘坐地铁时曾通过某品牌电子产品“隔空投送”功能收到过男性裸露上身的照片,后自行删除。该女子随后向媒体反映了相关情况,该事件经媒体的曝光后,引起了网友广泛的关注。(5月10日 九派新闻)
作为事件的旁观者,不少网友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关闭了隔空投送功能就不会收到不良内容,既然打开了隔空投送功能就不免会收到一些不良信息。在该事件中,让人不解的是加害者无人追究,明明是受害者却受到了网友的质疑与嘲讽,网上的评论更是让人感到人情的冷漠与凉薄。在笔者看来,受害者绝不应为别人的错误买单,受害者有罪论该休矣。
“隔空投送”作为一种手机功能,其本身作为一种便捷的局域网传输工具,绝不应成为素质低下的人向外散发低俗内容的工具。对于网友的评价“不接受就不会投送”,事实却是,当收到一条新消息提醒时,不少人的反应应该都是打开相关信息查看一遍,以免错过重要信息。前段时间电视剧《狂飙》的爆火,让“你什么档次,跟我坐同一辆车”表情包也随之火起来,不少人也是通过隔空投送功能向陌生人传送图片,然而这类传送并不会引起人的反感,然而会让人忍俊不禁。可见,隔空投送功能没有错,收到提醒点击查看信息的行为本身也没有错,错的难道不是那些利用网络便利行低俗之事的人吗?
试想,假如你是当事人,你会
受害者有罪论本质上就是为犯罪者辩解,受害者有罪论的发展只会让犯罪事实模糊,给犯罪者一种侥幸的暗示,同时也给被害者带来二次伤害。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受害者更会处于风口浪尖,长此以往只会让受害者更加沉默,让犯罪者更加猖獗。而要遏制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让受害者敢于为自己发声,让公平与正义游走在社会中。
“一个巴掌拍不响”讲究因果关系的同时也要分清是非对错,受害者有罪论不应成为再次伤人的理由。面对别人的不幸时也请多点宽容,少点偏见,或许当自己成为受害者
来源:红网
作者:张碧月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