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莹(广西大学)
当一场演讲突如其来,你能够从容应对、侃侃而谈,还是张口结舌、支支吾吾?近日,各地普通话考试相继举行,许多网友分享自己在考试最后一题命题说话时结结巴巴、不知所云的搞笑经历,成为网民们新的“快乐源泉”。其实,命题说话却“说不出话”,不应成为笑点,而应成为人们对我国“表达教育”缺失的反思。
所谓“表达教育”,可以理解为通过教育手段培养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考试中的命题说话很大程度上考验的就是人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生活中处处需要表达,小到与朋友交流谈话,大到竞选国家干部职位。“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曾在辩论类综艺《奇葩说》中说:“表达能力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
“表达教育”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培养。表达需要大脑和嘴巴的联动,在表达之前,需要先经过大脑的思考、加工,进行逻辑思维的辩证,才能够组织好语言,将内心的想法通过嘴巴陈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逻辑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人们天然地对表达能力强的人有好感,如教师喜欢爱表达、会表达的学生,面试官喜欢能说会道的求职者。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对于人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求职和工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表达教育”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表达权等政治权利。当人们正确行使表达权并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时,人们的需求、不满才更有可能被看见,许多社会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当然,倘若人人都具有高水平的表达能力,就能够更好地避免误解和冲突,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促进社会发展。
然而,纵观我国,一般在大学以前,人们能够接触到的提升表达能力的途径少之又少,只有到大学才有表达与沟通、播音主持、演讲等与表达有关的课程。有调查显示,90%的中国孩子缺乏“表达教育”。在国外看来,中国人普遍是腼腆、不爱表达的形象。反观西方国家,“敢为自己发声”的理念让他们格外重视培养公民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在美国,总统选举都是通过演讲辩论,“表达文化”早已深入美国人的脊髓。在儿童时期,美国学校就十分重视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普遍开设Show and Tell(展示与讲述)课程。
“表达教育”的落实,需要政府大力扶持。教育是国之大计,开展“表达教育”的关键在于政府。政府部门应将“表达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学习国外优秀的实践成果,督促各教育阶段的学校开设“表达教育”的课程,让社会各界掀起提高表达能力之风,让人们做到敢说话、会说话。
其实,普通话考试的命题说话要求并不高,但仍然有许多人“难以说话”。如果用普通话都无法清晰表达想法,怎么用更多的语言去拥抱世界?请让“表达教育”在中国大地蔚然成风,开出理想之花!
来源:红网
作者:梁莹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