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长沙理工大学)
最近,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这样的经历:她无意中翻开妈妈年轻时候写下的日记,惊讶地发现原来曾经的妈妈并不是传统思维的女性,也像今天的自己一样对婚姻感到迷茫和厌烦,但现在她的妈妈全然是传统的母亲角色,仿佛忘记了以前的自己。这名网友的分享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今天正值母亲节,笔者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不少网友惊诧这位女性身上发生的巨大思想改变,诚然,女性由于孕期激素的变化和家庭责任感的增加,会使得自己的言行举止逐渐向“母亲”角色靠拢,在传承与学习中适应角色带来的变化,但成为母亲难道真的会带来前后如此的“脱胎换骨”吗?尤其在当前婚恋问题较为引人关注的时代,随着女性地位的上升,越来越多人开始在“母亲”这个主题中思考和徘徊。“妈妈年轻时的日记”无疑引发了此类的舆论,在成为自己和成为母亲之间,我们亟需论证它的合理性和倾向性。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健全独立的人格。但通常回忆起“妈妈”这个名词,更多人眼前浮现的却是三餐烟火中,家务里忙前忙后的身影,仿佛这个词语所代表的角色与固有印象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刻板印象深植于我们从小到大潜移默化的思想,而当我们在长大后成为独立人时,回想起凡此种种却总有哪些“不对劲”。其实,正是我们传统观念里无意识地将妈妈变成了符号。
成为符号,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实则让人丧失了独立
成为自己,是选择不被家庭束缚的道路。孕育
成为自己,需打破刻板观念的桎梏。评价女性的标准并不只是谁的母亲、谁的妻子,王亚平登上太空,采访她的问题不应该限于她的家庭身份;居里夫人两获诺奖,比她的
在母亲节的这一天,当祝福所有成为母亲的女性,也当祝愿她们跳出角色,勇敢做自己。
来源:红网
作者:刘佳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