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挖呀挖”幼师遭网暴:莫让“火爆”变“火药”

来源:红网 作者:郝莹莹 编辑:刘昱 2023-05-07 17:25:04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101151146.jpg

□郝莹莹(郑州大学)

五一假期,除了最火的“淄博烧烤三件套”,还有“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朗朗上口的歌词与轻松简单的旋律相结合,这首“挖呀挖呀挖”洗脑神曲获得无数网友的喜爱,甚至各大官方账号也跟随潮流,加入到这场“狂欢”中。

然而,凭借这首歌走红的多名相关幼教老师,在获得潮水般赞美关注的同时,还遭受了诸多批判与争议:“桃子老师”被攻击有团队炒作,直播赚钱“挖”到几套房,当事人辟谣的同时表示十分焦虑;“黄老师”被“扒出”本身就不是幼师,而是多次直播的“网红”,现在还蹭“桃子老师”的热度收取高额打赏,属实是“吃相难看”;较早发布视频的林女士反而被指责蹭热点,表演浮夸,后来甚至演变为人身攻击……

互联网时代,不少人戴上了匿名的“面具”,挥舞着双手在键盘上“指点江山”,以为自己是“正义的神”,居高临下地对他人进行点评。互联网时代,也从来不缺得到广泛关注后遭遇网暴的受害者,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走红全网”,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网友们“揭露真面目”。许多被网暴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与赞美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转眼间被批评、谩骂与攻击的潮涌所吞没。对于此类事件,笔者认为,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挖呀挖”幼师们的走红,不要将视频的“火爆”变成攻击他人的“火药”。

诚然,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视频创作者的自由创作时代,会出现许多刻意博流量来赚钱的视频博主,这本就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将所有爆红的视频都归为“团队炒作”“创作者有意为之”,又是否过于偏激?又何尝不是一种“阴谋论”呢?那些脱口而出的猜测、随意打出的谩骂词汇,又何尝不是对那些偶然得到关注的普通人的伤害呢?

也许他们的爆红并不是凭借什么专业的拍摄手法或高超的剪辑技术,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或是忆起童年的美好生活,或是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亦或是指引人们摆脱困境……笔者认为,对待这些爆红的视频,广大网民要多些包容、善意与理智,不要一时冲动发出那些伤害他人的话语。毕竟,它们的“火爆”不该成为部分人恶意揣测、故意造谣的理由,也绝不该异化为攻击当事人的“火药”。

更进一步来看,除了柔性劝导公众以平和之心看待意外走红的事物,也需要搭建起刚性的监管链条来遏止这类网暴乱象,而这需要多方共同协作。平台方要完善监管制度,通过加强内容识别预警,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打造快速举报通道等措施,落实自身职责,从根源上打击网络暴力。相关部门要依法追究网络暴力实施者的罪责,让网暴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从而形成有力震慑。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希望那些“善意之花”可以在我们的“社会大花园”中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来源:红网

作者:郝莹莹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9/99/126301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