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企业联合工会把准职工“生物钟”,巧用午休间隙为职工打造“健康午间”“文化午间”“知识午间”等“午间创享汇”活动品牌,让园区职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增长知识、结识好友。(10月24日《工人日报》)
跳皮筋、滑行挑战等一系列形式新颖的主题健身活动,带领职工利用午休碎片化时间“动”起来。这就是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企业联合工会开展的“健康午间”活动。除了利用午间的时间开展轻松、有趣的活动,还有邀请医院专家举行的“健康指南针”健康科普活动,现场答疑解惑,助力守护职工健康。
“健康午间”“文化午间”“知识午间”等一系列“午间时光”活动丰富了工人的生活。如今不少企业的工人,中午下班到下午上班之间的时间是在企业度过的。吃过午饭,如何安排工人的休憩生活?很多企业选择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职工趴在工位上午睡;一种是,吃过午饭简单休息二三十分钟加班加点继续工作。应该说,两种方式都没有多大问题,但是两种方式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种方式的趴在工位上午睡,不是所有工人都有“午睡的习惯”,不“习惯午睡的人”没有事情可做。第二种方式的继续工作,虽然说是“多劳多得”,可是如果没有合理的放松,也会危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科学的事实告诉我们,工作和生活必须是融洽的,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只有身心愉悦了才有利于下午的继续工作。因此,“午间时光”显得尤为重要。巧用午休间隙为职工打造“午间时光”的做法,不仅维护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符合人性化、科学化管理的诉求,能够真正满足劳动者多元化的需求。我们需要让“午间时光”成为劳动者的“幸福时间”。
多元化的“午间时光”,就需要用人单位进一步丰富其中的内容,将“健康午间”“文化午间”“知识午间”的内容作出特色,让其成为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加油站。比如,我们可以在“健康午间”项目中,组织有意愿的劳动者做一些趣味性的健身项目。比如,我们可以在“文化午间”项目中,多举办一些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活动,让劳动者释放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我们可以在“知识午间”的项目中,鼓励工人学习了解一些科技知识。就拿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企业联合工会开展的“知识午间”来说,他们开展的关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是何时成功发射的等内容,就激发了不少职工的参与热情。
工作和生活需要深度融合。请多给工人一些“午间时光”,“午间时光”应成劳逸结合的标配。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