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渣”爸爸的发言圈粉,榜上无名不代表脚下无路

来源:红网 作者:梁宇飞 编辑:钟星月 2023-11-21 21:02:46
时刻新闻
—分享—

第九届评论之星.jpg

□梁宇飞(河西学院)

近日,一条家长会的视频火上了热搜。一位爸爸在家长会上,分享自己对“学渣儿子”的认可和祝福。这位爸爸在视频中说:我儿子是“学渣”,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我的儿子学习成绩特别差,给我们班里严重拖了后腿,我也深表歉意,但是我依然相信他能够有个美好的未来。(11月20日 光明网)

一直以来,“学渣”“成绩不好”都是中国的家长们难以启齿的话题,似乎承认孩子的成绩失败,就是承认自己的教育失败。处在“以分数论英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下,这位父亲的坦诚不能不叫人钦佩。在传统的认知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大多数中国家长的脑海中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龄期的孩子不仅承担着自身的学业任务,也不可避免地会背负着部分家长的焦虑。但对于孩子自身来说,分数不应该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他们应当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爱因斯坦有过一句名言: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那么它整个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就算学习“此路不通”,也断不能认定其人生失败,他还可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赛道。诚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一条捷径。但走向成功的道路也并非只有一条,有的孩子可能一路通畅,有的或许会经历弯弯绕绕,兜兜转转;只要目的地明确,就不应在乎来路如何。成绩只能代表孩子在一个维度上的天赋与努力,我们更应该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创造、去探索自己的道路。应试不是一切,不会做题不代表不会做人,榜上无名也并不意味着脚下无路。

同时,这位父亲的坦诚也会为孩子构筑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种宽松感以及支持有助于孩子走得更远。近几年,多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学业压力和原生家庭的不睦,一些儿童青少年面临着情绪困扰与精神压力。在学生时代,我们将成绩作为优秀的标准;步入成年,社会又将赚大钱,有一定的地位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评判取向;这种标尺化的单一评判让许多人倍感煎熬。于是我们不允许自己普通,不允许孩子普通,仿佛普通就意味着低人一等,意味着孩子之后的生活中会“不快乐”。这种苛求来的成绩带来的最终结果,究竟是让父母满意还是让孩子快乐,我们不得而知。殷切的期盼和督促固然足显父母苦心,但孩子或许更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被信任感和轻松感。

虽然网络上也有观点认为孩子和家长的“心大”是一种“躺平”,甚至说孩子父亲的坦诚只是“家长的自我安慰”。认为成绩不好,不应该感到光荣。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孩子,使得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人生价值追求。成绩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家长也不应该将自身的焦虑强加到孩子身上。如果家长都不认为孩子在未来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是“打压式教育”,一味地轻视与指责,那么大概率会消磨孩子的自信和学习的耐心,甚至让督促效果适得其反。只有承认孩子在学习之外的优势,同时鼓励他们去寻求真我,才能够促进孩子的长远发展。

很多人天生并不擅长应试,但这并不能作为他们自身价值被否定的理由。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应要多个维度去判断,既不应该推崇“成绩至上”,也不能陷入到“教育无用”的论调当中。坦诚的前提是自信,有了自信,才会更加包容,懂得尊重和接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一个包容的社会理应接纳多样的追求,给予每个人充分发展的机会,去尊重个人的道路和选择。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激发孩子内在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发现和展现自身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梁宇飞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5/65/132812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