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警惕快递滞留件盲盒带来的“套路陷阱”

来源:红网 作者:扶小凤 编辑:刘昱 2023-11-30 20:16:48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926142005.jpg

扶小凤(四川外国语大学)

日,有商家在网上售卖“快递滞留件盲盒”,宣称“稳赚不赔”。打开各大购物软件,搜索“快递盲盒”“海外盲盒快递箱”等关键词,会出现许多低价出售的滞留快递。对此,江苏省消保委表示:商家售卖他人快递滞留件系违法行为,消费者不仅没有捡漏反而会上当。(11月26日 江苏新闻)

据商家介绍,所谓“快递盲盒”就是将快递信息不全且无人认领的“弃件”再次打包销售,售价大多在10-50元不等。“超值”“拍一发50件”“惊喜福利”等极具诱惑力的标签,以及开盲盒带来的刺激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购买。然而,在追求“福利”的同时,消费者也应深思:快递滞留件能不能买,又是否真的物超所值?

售卖他人快递不合理,更不合法。因为各种原因,许多快递成了无主件,长期无人领取,堆放在快递站,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无主件可以被随意处置。我国《快递暂行条例》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该类快件的处理包括销毁、退回、登记几种处理方式。国家邮政局亦在《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快件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处理细则,快递企业应安排专门场地对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快件进行保管,保管期限不少于一年;除信件外,其他快件在保管期届满无人认领的,由快递企业依据管理制度进行开拆处理。而私自销售、转让他人快递,无疑是在传播他人信息,侵犯了快递原主的隐私权。

“快递盲盒”中充满陷阱,消费者闭眼购买的“快递盲盒”很有可能是商家睁眼准备的“套路礼盒”。“快递盲盒”到底能开出什么?据报道,有人称自己开出了手机、手表等昂贵的电子产品,也有人开出的是牙签、钥匙扣等不值钱的东西,其中套路可见一斑。不少商家利用低价的噱头,虚假宣传,出售货价不等的商品,而这无疑是欺诈消费者的表现。其次,“快递盲盒”内是否真的是快递滞留件,其真实性也无从得知。许多商家会将店中剩余货物或卖不出去的残次品进行空仓处理,在电商平台上利用低价盲盒的销售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这种不诚信的行为既损害了商家自身的信誉,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当前盲盒经济迅猛发展,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面对“快递盲盒”的兴起,消费者有必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费。盲盒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未知性,即通过特有的奖励机制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动向。因此,不少消费者带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理购买“快递盲盒”,即便已经上过便宜货的当,还是想着“一次开盒,全局翻盘”的美梦,试图从中获得高额收益,这种“翻盘心理”不可取。要知道,“快递盲盒”,“盲”的是消费者,其中的套路,“套”的也是消费者。

“快递盲盒”充斥市场,不难看出如今的电商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电商平台应尽快规范管理销售内容,联合快递公司优化滞留快递处理方式,提高处理效率。要严厉抵制和打击销售他人快递、虚假宣传等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此类“套路陷阱”再现。

来源:红网

作者:扶小凤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5/74/133136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