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莹 (重庆大学)
近日,江苏南京一市民反映,某日无意间查看了自己的征信,发现多了一笔信用贷款,顺着账单往回查,才发现根源是其在携程上的一笔订单,表面上为“先用后付”,实际是诱导他购买贷款服务。(11月8日 澎湃新闻)
这样各类APP将用户引流至借贷类服务的事件并非孤例,其表面一般相当隐蔽,以赠送会员、优惠券等为诱饵,将用户蒙在鼓里,甚至直到最后才明白自己竟贷了个款。
APP以优惠噱头来诱导用户借贷,涉嫌虚假诱骗宣传,本质是对用户合法权益的侵犯和隐私的忽视。一方面,企业平台责无旁“贷”,必须对此负起责任,企业摒弃“流量至上”,平台落实加强监管。另一方面,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莫为小恩小惠迷了眼,倘若不慎被骗,也要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红网
作者:黄晶莹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