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敏 (郑州大学)
近日,一段戏曲小生抱着花旦在舞台上转圈的视频,引发热转,网友纷纷表示两位的表演赏心悦目。据了解,这两位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90后演员陈丽君和李云霄,在《新龙门客栈》中,前者反串饰演“玉面郎君”贾廷,后者饰演“女强人”金镶玉,而这段转圈表演则是每场固定的返场互动。(11月1日九派新闻)
伴随着演员的出圈,《新龙门客栈》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激起人们对越剧的好奇。其实,早从今年3月28日开场以来,该剧就吸引了许多戏曲爱好者前来观看。演出不到半年,该剧就已经出演超百场,常常“一票难求”,值得一提的是,台下的观众年轻面孔占多数。
不同于传统戏曲的表达方式,越剧在年轻群体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新龙门客栈》作为环境式越剧,打开了许多原有的规制:小到妆面,不再是红黑色调为主的浓墨重彩,而以更生活化的咖色为主基调;大到环境,舞台置景则是直接打破了“第四面墙”的限制,将观众邀请到客栈中,以客官的身份,沉浸式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中。
这种新舞台新剧目的表演,毫无疑问抓住了年轻人的兴趣点。无论是欣婉转动听的戏曲,还是出色的演员身段,一旦坐在充满大漠气息的剧场中,来到这里的人们总能收获双重惊喜的视听体验。
而一部好的舞台作品最离不开剧本的精彩。该剧启用年轻的主创团队,在保留原著《新龙门客栈》“武侠”剧情的前提下,融入了更多现代年轻人对于“江湖儿女”“千秋家国”的思考。随着情节推进,观众可以跟着剧中角色体验喜怒哀乐,感受越剧的魅力。可以说,《新龙门客栈》做到了在潜移默化中让传统戏曲走进观众心里。
特别是对演员来说,在这种沉浸式体验的形式下,表演方式也不再是程式化的老旧一套,而是与时俱进有所创新。面对近距离接触的观众,演员们既要更加注重情绪的外放表达,也要关注动作的细节呈现,在“如何唱好”中更是倾注了心血——怎么样在唱同一折戏时,在彰显个人特色的同时还能传递出越剧的深厚韵味,也逐渐成为演员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可是无论剧本如何翻新创作,观众对于戏曲始终抱着敬畏和欣赏的态度,浙派越剧特有的唱腔是始终不变的核心。在迎合时代主流的同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才让越剧艺术经久不衰,成为“常青树”。
除了《新龙门客栈》外,浙百剧团打磨的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等作品也备受关注。剧团凭借其创新的表演技巧,将当代元素巧妙融入在越剧中,彰显出越剧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
就当下的戏曲发展情况而言,越剧的变革无疑为戏曲传承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传统戏曲要突破自身限制,以新颖的方式吸引来更多的年轻观众,并借助自媒体的传播破圈,唤起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让非传统戏剧受众也能走进剧场,深入了解和感受戏曲文化的内涵。
来源:红网
作者:杜慧敏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