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书铭(长沙理工大学)
今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为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开展,营造全民广泛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近日,由阳光学院学生团队原创的全国首个“防艾”剧本杀《七号病历》在福州烟台山举行发布会。(12月12日 澎湃新闻)
据报道,《七号病历》防艾剧本杀根据我国艾滋病防治发展的大致历程改编,让玩家沉浸式体验艾滋病患者的一生。在游戏过程中,玩家会通过各类信息线索了解艾滋病的传播与防治知识,并通过体验艾滋病患者的人生,了解感受患病前后的心理变化,建立玩家的防治意识。这次的创新尝试,将健康观念融入游戏之中,不仅为年轻人群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也为教育的创新改革开了好头。
这款“防艾”剧本杀的诞生,源自于阳光学院对学生群体需求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年轻人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有些疲惫,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新颖、有趣的学习方式。因此,阳光学院的学生团队选择创新教育形式,通过创作以“防艾”为主题的剧本杀,让年轻人以一种更轻松、更有趣的方式了解和传播“防艾”知识。
这款剧本杀将“防艾”知识巧妙地融入了游戏之中,阳光学院的学生团队通过精心设计游戏情节和角色设定,使剧本杀具有较高的可玩性和趣味性,让玩家在角色扮演、推理破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防艾”知识的熏陶。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也为该剧本杀通过年轻人群的口碑效应不断传播出去,做好了铺垫。
此外,这款剧本杀还采用了现实主义题材,将“防艾”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游戏更具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为了确保剧本真实,学生团队们实地探访医院门诊,感受高危艾滋病人群的真实心态,了解他们在患病过程中的经历,最终将感想融入进内容创作中,让作品更加生动。福州市疾控中心的老师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真实的临床案例和一线工作者反馈材料,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为作品创作积累了大量专业素材。
诚然,此次教育形式的创新,可能会遭遇模仿,警惕流量至上和形式主义也将成为关键。对此,相关文旅部门要加强对于该类优秀原创作品的推广与保护,让正版产品触及到更多的受众群体。同时也要加强作品质量的监管,规范市场导向,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总而言之,阳光学院学生团队打造的全国首部“防艾”剧本杀,是一次成功的创新尝试。它将健康观念与游戏相结合,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平台,也让传统枯燥乏味的知识宣讲变得丰富生动起来。对于这种富有创新性的教育形式,不妨加以推广和应用,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健康观念普及,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胡书铭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