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天要调研十多个点,莫让调研沦为“调演”

来源:红网 作者:江文 编辑:刘昱 2023-12-31 21:56:25
时刻新闻
—分享—

□江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12月27日公开通报六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包括贵州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建琨在调研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热衷舆论造势、做表面文章问题。(12月28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据报道,2016年至2021年,周建琨在任毕节市委书记期间,搞“打卡式”“作秀式”调研,有时一天要调研十多个点,到调研点与基层干部握握手、说两句话、拍几张照后即离开,不深入群众了解、解决实际困难。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扎实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掌握情况、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调研沦为“调演”,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领导干部人虽然下去了,但却发现不了基层的真实情况,把握不准群众的最急、最盼、最想问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问题找不准,就像枪口没有对准靶心,看病没有把准脉搏,自然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走形不走心”的基层调研,对工作的推进毫无裨益。

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解剖麻雀”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这是指根据调研目的,在对需要调研的事物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体典型深入研究,从中找出事物的规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借以认知事物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解剖麻雀”需要每一个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俯下身子,和基层干部群众交心谈心,诚心诚意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自觉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转化为“麻雀”,通过解剖一只“麻雀”,将“点”上的经验推广到“面”。

调研沦为“调演”,热衷于“打卡式”“作秀式”调研,不深入群众了解、解决实际困难,暴露出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纠治。需要让更多领导干部自觉俯下身子,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多开展一竿子插到底的随机调研、蹲点调研,到基层第一线去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每个单位、部门都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挑战。希望更多的领导干部褪去“官气”接“地气”,真正和群众面对面、心交心,精准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把脉”问题病因,开出应对“良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新变化。

来源:红网

作者:江文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6/75/134068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