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情绪价值”入选十大流行语,反映重视自我情绪的生活方式

来源:红网 作者:李宜桐 编辑:钟星月 2023-12-05 20:05:23
时刻新闻
—分享—

第九届评论之星.jpg

□李宜桐(苏州大学)

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入选。(12月4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情绪价值”和思想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加。《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表示,今年“十大流行语”在“年度特征明显,折射社会生活面貌”方面的特征较为明显,而 “2023十大流行语”正是当代社会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反映,我们可以从“情绪价值”一词中看出当代人,尤其是使用流行语更多的年轻人的交际状态与价值追求。

“情绪价值”一词,本为营销学概念,指顾客感知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如今流行的“情绪价值”,则是对人际关系的描述,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人给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越多,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

在一些分享日常心情或者苦恼的帖子里,在“男朋友自以为对我很好,我该怎么办?”“和室友吵架了,我该怎么办?”等话题的帖子下,许多网友在评论区支招,以对方带来的“情绪价值”为标准之一,给出这段关系有没有必要继续维持的建议。这种“情绪价值”在社交媒体上的使用,可以看作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个人情绪和自我空间的重要性。现在年轻群体都在高喊“拒绝歌颂苦难”“不要内耗自己,拒绝被PUA”,比起因为顾忌别人的感受委屈了自己,还不如先将自己的情绪感受放在首位;在社会压力与多种思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摆烂社交”,即不刻意维持与他人的关系——与其想东想西,不如随心所欲,对我好的人我便对TA好,对我不好的人我就拒绝与TA来往。

在热搜“我小叔才50岁就已经被社会淘汰了”的内容中,更加体现了这一点。博主贴出自己的小叔喜欢独处,很少社交,也不喜欢走亲戚,“觉得那样的聚会也就是互相攀比”,生活几乎是两点一线,被博主形容是“被社会淘汰、与社会脱节了”,这样的活法反倒引起了网友热议。许多网友纷纷发出 “我也一样”“这叫活通透了!”“他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的感慨。从内容中看,小叔或许是在拒绝无效社交,比起参与进自己不喜欢的炫耀攀比、阿谀奉承中,不如安安心心做自己,恢复能量,在摆着“情绪价值”与“利益人情”的天平上,他主动选择以自我兴趣为先,“一念心清净,莲华处处开。”“不是社会淘汰了他,是他淘汰了乱七八糟的社会。”网友的共鸣似乎在表达,大家在快节奏的生活与复杂的人情社会里都已经疲惫不堪了,与其折磨自己,不如直接“摆烂”,不主动社交就好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摆烂社交”都被推崇。国外有专家分析,当代人抑郁、焦虑情绪拥有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缺少一个“third place”(除工作地与家以外的社交场所)释放压力、感受在社会中的归属感。换而言之,这是在建议人需要适当的社交,去体验生活、感受人生。不过归根结底,这些社交方式都是以人的自我感受为先,需要人们在适当的社交与独处间权衡,来获得相应的“情绪价值”。

无论是“摆烂社交”,还是主动社交,都是人们的主动选择,是人们以自我情绪为主的考虑方式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尊重。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那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感到被边缘化的人群,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只有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进步的社会。

来源:红网

作者:李宜桐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6/97/133272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