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轲(长安大学)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李姓男网红为了吸引粉丝和博取流量,策划拍摄进女厕所的“挑战”视频,引发关注。12月4日,记者从四川省泸县公安局获悉,视频中李某、巫某等四人因寻衅滋事已被依法行政拘留。(12月5日 《北京日报》)
在视频发出后,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对视频内容感到低俗不适,还有网友表示男性故意进女厕所拍摄不会被拘留吗?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李某不仅对自己的行为丝毫没有羞耻之心,还在评论区理直气壮地回应“不会”,并直言“我光明正大地拍,又没偷拍”。然而,李某的行为不仅突破道德约束,更是侵犯了法律的底线。其结果可想而知,一是没有实现引流涨粉的目的,二是反倒把自己和同伴送进了派出所,这任谁不得说一句咎由自取。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的作用越来越大,明星新剧宣传需要流量,网红直播带货需要流量,甚至某些社会事件也需要流量来推动。在短视频行业,有眼球才有关注,有关注才有流量,有流量才能够变现,因此“流量至上”的现象则更为突出。当流量的作用变得如此之大, 也难怪部分创作者为此不惜挑战公序良俗甚至法律底线。从女网红“小慧君”告老板性骚扰到主播“二驴”在青岛直播时被绑架殴打,再到25岁男网红自曝肝癌晚期纯属虚构,这几起事件都是网红自导自演的闹剧,虽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短期内收割了极大的流量,但当真相被揭露,流量也随之褪去,留给他们的只有一片狼藉。
回到此次事件,李某所谓的“挑战”增加流量了吗?显然是没有的。而且,据李某交代,视频上传平台后就被限流了,该账号也被平台禁言,作品全部清空。近年来,诸如李某的事件频出,一个个账号封禁,又有一个个账号起来。势必要在国家完善行业政策、平台方加强审核机制、运营者自查自省这三个方面达成共识,才能形成高效有机的监管机制。一方面,平台方应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将技术更新与审核机制升级并举;另一方面,短视频从业者也应知底线守规矩,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唯有如此,才能让网络短视频以优质内容、规范操作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此次事件警示广大自媒体工作者,如果为攫取流量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像李某一样公然侵犯他人隐私,即便能获得短期热度,最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触及底线必然受到应有惩罚。想要在自媒体时代实现“长红”,最重要的,不是爆款,不是流量,而是道德和良知。
来源:红网
作者:罗轲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