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诗琪 (云南财经大学)
在大学课堂中,教师满堂灌,大学生不参与课堂互动、保持沉默不语的上课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实际上课堂沉默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大学课堂中,也存在于众多中小学的课上。大学生沉默并非偶发的个别现象,而是在异化的教育权力与教师权威的规训、控制下逐渐形成的集体性沉默和习得性沉默。在这些“沉默”的背后,承载了复杂的“文化意蕴”,甚可而言,它更是一种“文化行为”。
文化积淀、渗透于人们的心理深处,社会文化因素对于学生课堂沉默发挥着隐形作用。有许多大学生留言提到“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敢说。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中国大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不敢说”,是因为儒家文化强调尊师重道,向老师发出提问被视为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是不被认可的行为。“枪打出头鸟”,于是学生选择只做聆听者,让教师掌握更多话语权,这种“课堂规则”驱动学生走向沉默。长期的应试教育亦是如此,上课时老师“疯狂”输出重点、考点,学生“疯狂”埋头记笔记,课上基本无交流,课堂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习惯了被动摄取知识,没有表达的欲望,“沉默”是抄着标准答案长大的孩子,在面临开放式问题时的无助。
此外“不敢说”还受“面子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在课堂沉默中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在面对教师提问时,相信大部分学生都有过类似于这样的想法:“万一我说错了怎么办”“万一我说的别人不认同怎么办”……“面子文化”带来了大学生自我保护的心理,结合具体情况来看,即大学生在课堂上因为担心准备不充分、害怕被看作是愚蠢的、感觉不受欢迎等使自己丢了面子,从而选择压抑自己的表达欲,保持沉默则万无一失。所以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心里都有自己的顾虑,如果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当那个“出头鸟”的话,就很容易陷入集体沉默。
“沉默”的另一个原因是:不想说,“从功利的角度上考虑,发言了也没有加分,所以不想说”。经济下行、学历贬值、人工智能等,这些都是大学生目前面临的就业困境,且根据国家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学生数量均同比上年增加60万人左右,而国家全部的劳动力当中有超过一千万的人是大学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不再有心力去想那些与绩点、与就业无关的事情。唯绩点、综测等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也直接导致了“不想说”,功利性的学习态度使得课堂表现让位于考试成绩。
课堂沉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教育问题,它既涉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关系到教师的教学动力和教学质量。如何让大学课堂不再“沉默”?重点在教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课堂中占据着较高权力地位的一方,教师的语言、行为、教学评价都会影响学生课堂沉默。打破“沉默”需要教师降低师生情感距离,建立一个积极正向的课堂气氛,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互动激情。
来源:红网
作者:骆诗琪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