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福寿螺冒充田螺:食品安全警钟长鸣,共同守护舌尖安全

来源:红网 作者:谭宝怡 编辑:田德政 2024-06-28 17:07:28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谭宝怡 (广西大学)

近日,“福寿螺上餐桌”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澎湃新闻的深入调查发现,一些商贩在湖南、重庆等地大量收购野外捕捞的福寿螺,并加工后冒充田螺销售。福寿螺作为一种繁殖速度快、适应性强的外来物种,已在多地水域泛滥成灾。外形相似且成本低廉的福寿螺,被不法商家利用,通过去壳加工伪装成田螺肉,以此牟取不正当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更令人担忧的是,福寿螺可能携带的寄生虫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未经严格检测便流入餐桌,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风险。由于消费者普遍缺乏辨别福寿螺和田螺的能力,这一问题的存在更显得隐蔽而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往往依赖外观和价格选择食品,而忽视了对食品来源、成分和潜在风险的深入了解。在福寿螺事件中,两种螺类的相似性使得消费者难以区分真伪,增加了健康风险,暴露了公众在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脆弱性。

同时,“福寿螺上餐桌”事件也凸显了监管部门的不力。监管漏洞让不法商贩有机可乘,法规执行不力未能有效遏制欺诈行为。监管部门的失利,最终损害的是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不安全的食品,不仅经济上受到损失,也削弱了公众对市场监管部门的信任。

我们一直在强调“从源头到餐桌”的理念,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要求食品安全监管不仅要关注最终产品,更要贯穿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材料的种植和养殖、加工和制造、运输和储存,直至最终的销售和消费。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监控和管理。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容不得一点松懈。作为一个社会共治的课题,食品安全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首先,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所有食品都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其次,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欺诈和潜在的健康威胁。同时,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确保其产品安全无害,并通过透明的标签和宣传,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真实信息。媒体和公众也应该发挥监督作用,揭露食品安全问题,促进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共同关注。

食品安全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舌尖上的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守护,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教育,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透明、可靠的食品环境,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谭宝怡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62/140463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