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涵 (四川大学)
9月12日,在巴黎奥运会上成功卫冕金牌的中国女子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回到湛江麻章镇迈合村老家,引发众多关注,自其回家后,家门口日夜有众人围集,一直有网友发布全红婵家附近的视频,发布其动态。也就在同一时期,一则“唐尚珺室友申请换宿舍”的消息在网上开始流传,有网友称“唐尚珺被分到了四人间,舍友不希望被打扰,主动申请调换宿舍,唐尚珺只能独享单间”。(9月12日《新京报》)
全红婵家被围堵、唐尚珺舍友被打扰,难道一旦成为公众人物,就注定要牺牲正常的生活吗?在网络传播时代,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几近于无,大批的粉丝看客们拿着“长枪短炮”时刻瞄准他们,记录并发布他们所有的生活细节,以此来哗众取宠,制造流量。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的好奇心和窥私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此同时牺牲的就是被他们所“围追”的公众人物的正常生活,被打扰、被消费、被侵犯隐私,甚至还会波及身边的人。
打着粉丝的旗号,对公众人物围追堵截,何其自私自利。所谓的狂热“粉丝”们,以追星为名“围猎”公众人物,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还试图以“法不责众”为借口来逃避惩罚。作为“受害方”的公众人物仿佛无时无刻都生活在聚光灯下,心力交瘁又不得自由,而粉丝看客们吃着他们的“人血馒头”却不以为耻,反而洋洋得意,如此追星绝不是爱而是赤裸裸的伤害。
抛去身上的标签,公众人物仍然是普通人,同样享有维护个人隐私的权利。面对粉丝看客们的过分行为,多数公众人物选择了宽容和谅解,通过善意的劝阻解决问题,既回应了支持,也包容了他们的过失,然而,这是宽容而绝非纵容。诚然,公众人物自身让渡了一部分个人权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容易引起社会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人物已全然丧失了私人空间,他们仍然享有法律规定的隐私权,对公众人物的“围追堵截”不仅仅是违背了道德上的义务,更构成了严重的侵权行为,也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多一分尊重,少一分猎奇,给公众人物保留一点私域空间。试想,倘若角色互换,如今“围猎”公众人物的人,是否能够承受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呢?因此,不妨将心比心,少些私心和猎奇,多些善意和尊重。全红婵因其赛场佳绩而广受赞誉,唐尚珺因其对坚持高考之路而倍受关注,他们都不是能被任意消费的个体,倘若真心关怀,就应维护他们的个人隐私。不做无良看客,做理性公众,对公众人物最大的善意就是不打扰不伤害,保持默默关注,尊重他们正常生活的权利。
来源:红网
作者:高佳涵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