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墙“像灵堂”是审美差异还是偷工减料?

来源:红网 作者:张翼 编辑:刘昱 2024-01-16 21:09:30
时刻新闻
—分享—

□张翼

近日,有四川省宜宾市民向封面新闻爆料称,叙州区柏溪街道一道文化墙主题浮雕采用白色字体加黑色祥云图案搭配,整个风格“有点像灵堂”,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处理。叙州区委宣传部对此回应称,有这种反映,系因“审美不一样”。(1月15日 上观新闻)

“远看像灵堂,近看文化墙”,多少有点戏剧效果,锦上添花不成,反而以墙添堵。其实,文化强不强,不在一堵“墙”。文化是无形的精神气场和价值传承的体现,要具象化,也是在于整洁有序、古色古香、清爽洁净的建筑布局和生活空间,在于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可及性和共享率,当然更在于城中居民本身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和文明有礼讲道义,怎么仅在于“文化墙”上呢?

所以这件事情表面看,是由墙体浮雕构图上的黑白色对比导致的审美“差异”,其实背后反映的,是如何看待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以及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挖掘”和表达地方文化特色的路径之辩。或者再推广延伸一点,有关地方文化特色或特色文化的表述和阐释权到底应该如何配比?

回到事情本身,引发联想的,是一组主题浮雕中的两个题目,“秀美柏溪”和“诗画柏溪”,另外一组叫做“记忆柏溪”。每个主题之下,是一些展示当地人文风景和岁月沧桑的老照片,等同于是一个放大版的影展或者户外历史图片展,既然主打怀旧风,那么色调上青砖灰瓦又是黑白照片,好像也在情理之中,据说此处已成为当地城市文旅地标了。大概在阳光明媚的白天还是很有观赏效果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文化墙还不单纯是文化宣传的产物,不是免费供给的公共产品,而是一个被列入文旅产业发展整体构造中的展示窗、打卡点,具有文化传播和文旅营销的双重意味。从有关争议来看,似乎传播效果要多多少少打点折扣。这跟审美角度和趣味的差异并没有什么关系,主要还是在城市公共空间,比如路边“写写画画”或“描金绣凤”所造起来的文化墙,到底为谁而设,由谁来做,如何更美?

商业领域的墙体广告,有专门的审核部门,必须遵守公序良俗,照顾大众感受;电线杆上的小广告人人痛恨,有“狗皮藓”之差评。而遍及各地的文化墙,则似乎是借着文化的名义,拽着文化的内容,在“做生意”。当然,这里面可能有不少,是为了迎接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各类检查而设的,也有的是为了打造什么文化街区而做的配合性动作。但整体上,似乎走的都是公开招标,由营利性企业或部门来做的。那么,其自始至终就是要以最低成本的投入,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

即便名义上有各种文化的旗号,但归根结底在设计、制作的人眼里,这更像是一场“生意”,只要管理部门或者招标方领导点头即可。所以,近年来城乡社区中,各类在群众看来阴森可怖的“文化墙”层出不穷,而这里的根子无非是中标方变相偷工减料,不愿意用鲜亮的物料或颜色而已。由群众中的民间高手、书画达人、雕塑高手自己主动装扮的更是十分少见,几乎都出自各类广告公司、“装潢”公司等。初看上去很美,但往往都匠气十足、复制粘贴甚至假得“瘆人”,所引起的观感错位屡见不鲜。

治本之策,是要准确定位文化墙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尽快挤出其中的营利性部分,让市场的归市场。比如,就放在某个景点景区内的文化墙可以由专业企业打造,大家就都当成一个好玩之处即可;但是,绝大多数道路两旁、楼宇之间的公共墙体,一定要保持应有的洁净敞亮,尽可能不要占用“打造”。

当然,如果一定要扮靓,那么,最好是由附近居民、当地学校组织参与,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各展风采来装饰点缀。就像部分中小学让书法好的学生来轮换提写校名一样,可以让文化墙的打造工作变成一项自觉参与、免费共享的公益事业、社区和谐的文化活动。如此一来便可以让文化墙名副其实地美起来,美得亲切随和,美到众人心里,而不是美得高冷奇怪、无法看懂。

来源:红网

作者:张翼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5/50/134494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