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书睿(内蒙古大学)
近年来,两种看似对立的消费观念在年轻人群体中别扭又奇妙地共存着。一个是“我得省钱”,另一个则是“人就活一次”。最近,这一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再次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这种现象也被网友戏称为“拧巴消费”。它描述的是在消费行为中,年轻人在节俭与享受、储蓄与消费之间摇摆不定的心理状态。据新闻晨报报道,有关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拧巴消费”人群占比达31.8%,其中Z世代拧巴比例最高,占比高达30.1%。在“拧巴消费”心理的影响下,限量版球鞋配9.9元袜子,千元以上咖啡机却搭配附赠咖啡杯等拧巴的消费现象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年轻人对于消费似乎有着更为复杂和多元的考量。一方面他们渴望体验生活,认为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充分体验和享受,因此他们愿意为了追求个人发展和兴趣爱好而花费金钱。然而另一方面,他们深知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拥有足够的储蓄以应对突发状况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也努力攒钱,给自己安全感。这种矛盾心理在年轻一代中普遍存在,反映了他们对于个人成长、财务自由和人生意义的追求。
这种消费心理的出现也和社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代年轻群体是受互联网影响最深的一代。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消费主义观念深入人心,品牌、潮流、网红产品等成为年轻人的关注焦点。这种社会氛围促成了年轻人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观念。然而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和竞争压力的加大,年轻人也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高昂的房价和教育费用是横亘在年轻人面前的两座大山,这些经济压力都促使他们在消费上更加谨慎节俭。“该省省,该花花”成了许多人的消费格言,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合理分配,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研究的一大生活课题。
对此也有声音提出质疑称“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不可兼容,消费购物与配套产品不在同一档次似乎不太理性。然而笔者认为,这恰是年轻人理性消费的体现。把钱花在“刀刃”上,消费购买核心体验,而对于不那么重要的方面则不需要过度投入资金。“我得省钱”和“人就活一次”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它代表着既不盲目消费落入消费主义陷阱,又不过于畏畏缩缩导致生活水平低下。把钱花在“主要矛盾”上,用统筹的眼光去合理分配自己的收入,即为当代年轻人所谓“拧巴”的智慧。
来源:红网
作者:崔书睿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