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影视剧翻拍网络小说小心“水土不服”

来源:红网 作者:田雪萍 编辑:刘昱 2024-01-22 17:26:49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101144103.png

《新春“椒”响曲》龙年特辑征稿进行中

□田雪萍(山东大学)

近年来,网络小说翻拍成电视剧已蔚然成风。2023年的《以爱为营》《偷偷藏不住》等热门剧集均改编自网络小说,涵盖都市、青春、仙侠等多种类型。此风潮可追溯到2000年网络文学的崛起,因其类型多样、题材新颖,迅速吸引了大批受众。2010年左右,翻拍现象逐渐升温。到了2015年,改编自畅销网络小说IP的《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等电视剧的爆火,让网络小说IP成为影视业争相抢夺的“香饽饽”。历经近十年的发展,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已成常态。

网络小说改编大行其道,不禁让人疑惑,影视行业难道没有好的编剧了吗?其实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要知道,一个高质量剧本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是难以预估的,而畅销网络小说作为已完成的作品,本身经过了市场的检验,这无疑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蓝本,减少了创作成本。再加上这些畅销网络小说有着一定的粉丝基础,能够快速实现商业变现,在翻拍前就有着看得见的收益,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能流行开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网络小说自带的高流量,让许多影视剧未播先火,但与之相应的影视剧质量却并非都能让人拍手称好。以《斗罗大陆》为例,该剧根据唐家三少的同名小说改编,在播出前备受期待,但播出后因剧情魔改、角色设定不合理和特效粗糙等问题饱受批评。我们应该看到,影视剧与网络小说的生态是不同的,在创造转化的过程中,应当小心“水土不服”。

网络小说和影视剧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呈现方式。前者以文字形式呈现,人物刻画与描写更为细腻,读者也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后者则是通过画面和声音传递,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内容,在细节刻画上可能弱于小说,但也更为直观。

再者,网络小说的叙事不受字数的限制,作者可以自由地安排故事情节和人物发展。而影视剧受到资金、时间的限制,叙事更为紧凑,因此需要对庞杂的故事情节进行选择,怎样改编出既符合原著又不显拖沓的剧情,是对影视制作团队的重要考验。

此外,网络小说通常为独立的文学作品,由作者独立完成,需要依赖的是作者的写作能力与创作才华。而影视剧则需要导演、编剧、演员等多方的共同参与,一个优秀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各方的努力。

而抛开网络小说和影视剧本身在呈现、制作等方面的差异,其受众也有着很大的区别。网络小说受众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喜欢阅读小说的群体。而影视剧受众范围更广,覆盖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怎么尽可能多地满足不同观众的口味和需求,需要制片方在策划、制作和营销等多个环节上下功夫。

网络小说与影视剧的显著差异,注定了翻拍不能照本宣科。翻拍从本质上看是对原作的二次创作与表达,需要制片方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巧妙的改编和创新。对于原著的核心元素,应尽可能地保留,避免颠覆性的修改或删减。然而,由于网络小说的质量参差不齐,简单的复制粘贴无法满足观众需求。制作方需在保持原著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叙事环境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二次创作,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翻拍作品。这样才能既满足原著粉丝的期待,又吸引新的观众群体,实现商业成功。

这一方面市场上不乏优秀案例,如《人民的名义》《琅琊榜》《伪装者》《甄嬛传》和《欢乐颂》等。以《琅琊榜》为例,它在保持原著的宫廷斗争和权谋斗争元素的同时,注重场景、服装、造型和演员表演的细节处理,深受观众喜爱。希望今后制片方能够借鉴这些优秀作品的经验,愿“翻拍即翻车”的情况不再成为常态。

来源:红网

作者:田雪萍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5/66/134669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