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感随笔 | 我为什么选择新闻学

来源:红网 作者:庞宇航 编辑:钟星月 2024-01-24 17:19:20
时刻新闻
—分享—

2aeb07cfdf45577a3389b13f5839e84.png

征稿公告 | @青年“椒”子!2024龙年特辑《新春“椒”响曲》邀你参与!

□庞宇航(郑州大学)

作为一名本科在读的新闻学子,我踏着前辈走过的路,在这个行业里继续艰难地探索着。寒假刚开始,我来到家乡的某一新闻机构实习,看到一本两指厚的小册子,记录着一些被人们忘却的记忆,刻画着一位新闻前辈几十年的奉献。由此,万千情感迸发出来,于是开始着笔,想要写点什么。

还记得当时专业分流的时候,各个专业的院长与人气教师为大家介绍着各自专业的概况。日子已经过去许久了,可是广告专业的院长讲的那句“可见我对广告这个行业是抱有无比热爱的”让我忘不掉。这句话本身确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让我记得如此清楚的原因却很离奇。当时听到这句话的同时,我的脑海里就蹦出了另外一句话“如果说让人们在广告行业前行的动力是热情的话,带着万千新闻人在田间市井耕耘的更多的应该是责任吧”。

男孩子嘛,家国情怀重一点也无可厚非。在种种原因的阻碍下,没有踏入军绿营帐之后,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曲线报国。

带着青年人独有的义气与莽撞,我踏入了大学的校园,与新闻学一起面对来自“新闻无学”的重创。

入学不久,考研名师的某些言论,在资本的运作下让人们对新闻学产生了莫大的误解,使新闻学陷入又一个低谷。

虽然道阻且长,虽然饱经风霜,但总是有一群怀着稚气与志气的年轻人,愿意在前辈的指引下,踏入当下这片不被人们看好的土壤,慢慢生根发芽,慢慢成长为自己所期望的样子。

写着写着就扯远了,思绪也停不下来。

回到新闻学上来,我看到的新闻学并不能简单地用“新闻无学”来概括。

新闻学要求人们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而新闻事件的概念也相当广泛。这就要求新闻人在努力完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同时,对报道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从而形成对报道事件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新闻眼,对有意义的新闻事件进行准确报道。

面对当下媒体融合的趋势和AI写作的冲击,悲观的人看到的是新闻记者即将成为可替代品。而我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在我看来,媒体融合给予了传统新闻新的武器,如果运用得当,便能加速传统新闻的转型。以短视频为例,新闻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声话图文对位能够在传播更为迅速的同时,更好地抓住受众的眼睛,让新闻真正活起来。对于新闻写作被AI替代这一说法,我认为其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人工智能作为电子计算机算法的产物,不具备人的思维。就构造来说,也是远远不如人脑精密,能实现的功能终端有限。这就在先天上否定了AI在新闻领域代替人的这一可能。AI能够做的只能是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微观真实的报道,难以把握长战线事件整体的、复杂的用意,也不能理解新闻人在新闻写作时所带有的地域特色、写作风格和对新闻事件的特殊情感。

AI不会明白,在每一次灾难的报道中,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沉淀着或是家庭的支离破碎、或是民族的众志成城。

AI不会明白,在科学技术报道中,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可能是某一群人几十年的青春亦或是一辈子的奉献。

AI不会明白,市井街巷里的家长里短是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写照。

新闻人在对某些事件的报道中,总是或多或少带着自己的情感,把这些情感作为灵魂,注入新闻中,以引起笔者与读者的情感共鸣。

坐在这一方小小的办公室里,读着那些被人们忘却的记忆,跟随着前辈的足迹,看到几十年来家乡的变化,体会着前人的情感,让我对家乡的热爱愈发浓烈,愈发深沉,也更加坚定了新闻的道路。

来源:红网

作者:庞宇航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5/68/134751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