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峰(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据《都市快报》1月24日报道,寒假马上就要来临,最近,浙江省杭州市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发布一则重磅消息:这个寒假,全面取消传统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为同学们精心定制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寒假生活指南”。
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1-6年级,均不布置任何学科类书面寒假作业。学生寒假生活以综合学习、拓展见识为主,如体育锻炼、参加劳动、阅读优质儿童书籍、观看优秀儿童电影、参观场馆、走亲访友、旅行旅游等。寒假回来报到当天,各班以“寒假见闻说一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汇报形式不限。
从学校的角度上说,全面取消传统寒假书面作业可谓“用心良苦”,既想给孩子们带来新年的惊喜,也想给每年绞尽脑汁出寒假作业的老师们减了负,同时,还要通过做寒假作业方式的创新,鼓励孩子们增强体魄、增长见识。这样“既要、又要、还要”的寒假学习安排,如果真的能够让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话,确实值得支持。
然而,任何教育创新的执行与其目标的实现,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本身的范畴,都必须要符合社会对于教育的功能化需求。否则,无论教育创新的出发点无有多么美好,但是因为脱离实际,其推行的后果都会触发社会层面的不理解,甚至是反对,会给教育招致不该有的负面评价。
首先,作为整个学习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寒假书面作业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离校后能够巩固整合学校课堂学习的成果,并加以合理延伸,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传统的寒假书面作业,从形式上看,确实不够新颖,有陈旧保守的嫌疑。但是,传统的形式既然能够保存延续下来,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方面,寒假书面作业能够让孩子把课本学习的知识性成果通过书面的方式再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出来的效果肯定大于单纯性的记忆;另一方面,书写能力是学习的重要保证,书面作业的缺失,势必会让孩子的书写能力大打折扣,新学期开学后,不仅会“提笔忘字”,而且书写的规范性也需要重新纠正。从这个角度上说,取消书面寒假作业,究竟是在给教师减负,还是在无形中增负,值得推敲。
其次,寒假中,学生的学习管理责任被移交给了家庭。而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习管理方面,他们最需要的是手段简单化和成果可视化。也就是说,从家长的层面来看,寒假作业的选项越多,内容越丰富,越不利于他们给孩子作出安排。同时,家长会担心春节过年会让孩子的学习能力弱化,他们希望能够通过书面作业的方式,来确认孩子的学习状态可持续性,让他们感到安心。因为,寒假过后孩子毕竟又会回到学校课堂里,如果学习状态不够稳定的话,家长的忧虑可想而知。
实际上,传统寒假书面作业不是“洪水猛兽”,它与其他活动类、阅读类的作业之间并没有冲突矛盾,可以兼容并蓄。书面作业完全可以作为学生寒假学习的一种基础检验手段,以其他的“寒假见闻”作为补充,既能保证孩子们寒假有充实的知识性学习,又能够让家长量力而行,创造条件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这对于家校双方,都是一种满意的结果。
来源:红网
作者:朱小峰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