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超雄胎儿必须打掉?“天生坏种论”是无稽之谈

来源:红网 作者:许雯雯 编辑:张瑜 2024-01-05 17:35:56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许雯雯 (郑州大学)

近段时间,网上出现“熊孩子”视频或未成年凶杀案件时,不少人会评论留言,怀疑这个孩子有超雄综合征。有网友社交平台晒出孕妇检查发现胎儿患有超雄综合征却不愿意打掉的帖子,评论区纷纷指责该孕妇。前段时间,电影《涉过愤怒的海》上映后,超雄综合征登上了热搜,让有这类疾病的人群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不少人认为超雄胎儿是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分子,发现后应该及时堕胎。

超雄综合征又称XYY,是男性的性染色体疾病,属于基因疾病,是偶然的、随机发生的。基因疾病其实并不罕见,生命在产生时会发生我们无法预测的意外,除了XYY、还有许多其他人类染色体核型。认为超雄综合征患者未来必定会成为罪犯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更多的是人们对于自己人身安全、社会稳定的担忧以及群体对XYY长期偏见而形成的恐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有对于XYY的研究,也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对这个群体的偏见和恐慌。《三联生活周刊》的相关报道中介绍过,上世纪《柳叶刀》对315名男性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发现了9名XYY男性,都具有精神障碍的罪犯,并得出结论:相较于普通人,携带了XYY的男性更容易成为罪犯。这也是目前“天生坏种论”所坚持的,认证了超雄是基因罪犯的研究。但实际上,这份研究的取样就是有指向性的。样本中305人是罪犯、253人是人格障碍精神疾病者,这好比在学校调查有多少人是学生,是不客观的,相关结论在学界早已被否认。截至目前,从未有科学研究表明XYY与犯罪可以划等号,XYY是犯罪基因这一看法是不科学的。

XYY个体实际上大体和正常人无异,目前被认为的特征有:身材偏高、智力处于正常或轻度偏下、注意力缺陷障碍、易怒等特征。但是这些特征的表现不是一定的,也不能先入为主认为某些负面特征会导致日后的犯罪。毕竟孩童的成长过程中,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天生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或许容易犯罪,但也能经过后天培养成为优秀的外科手术医生。家庭、学校、社会等主体对于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力或许要比多出来的一条y染色体强得多。社会中因为教育缺失走向犯罪的普通人,远比单纯因为携带XYY基因走向犯罪的人要多。

偏见会让XYY孩童的成长之路更困难,文明的社会应当是让各个群体都能安之若素的地方。对待关于超雄的问题,应当多一些理性和思考。在上世纪,连环杀手理查德·斯佩克因为当时社会关于超雄犯罪基因偏见以及他切合了部分超雄的特征,一直被谣传为超雄综合征患者,后来经过检查,他携带的基因是正常的XY。但是这个谣言在如今许多营销号的传播下仍然迷惑了不少人。某种程度上,社会偏见的遗传比基因更具有稳定性。

不可否认,XYY因为多出来的一条Y染色体,后代容易携带基因疾病。但是,是否打掉患有基因病的孩子应该是母亲在医生建议下结合自身情况来决定,如今这种“天生坏种论”无疑是对XYY父母思考能否留下孩子时的扰乱和负担。选择生命诞生与否的责任和影响无法由父母以外的人来承担,对于XYY的观点应当更理智、科学,这样社会才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来源:红网

作者:许雯雯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5/97/1342126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