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成 (华中师范大学)
18年前,苏州癌症患者周丽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为给6岁女儿周煜挣些学费,已经卧床的她开了一家名为“魔豆宝宝小屋”的网店。周丽红说,“魔豆宝宝”是女儿周煜喜欢的动画人物,“魔豆”是神奇种子,7天内开出花,每个花瓣都写着“I love you”。周丽红去世后,2000多名“魔豆妈妈”接力守护这家网店,将爱心接力棒代代相传。如今,小店已蜕变为“魔豆妈妈公益官方店”,周煜也已长大成人,即将大学毕业,能靠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4月9日 新华每日电讯)
当周丽红女士开设“魔豆宝宝小屋”时,她或许没有预料到这个网店会成为如此强大的爱心磁场。这不仅仅是一个催泪的感人传奇,更是对网络意义与价值的一次深刻探讨。网络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连接工具,而是一个承载着人情温暖的交流平台。一方面,丽红和这家小店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网友,进而吸引众多“魔豆妈妈”加入其中,共同守护并传承这份母爱的温暖,传递着社会的温情和责任;另一方面,这份温暖也让许许多多的普通人重新感知了生命与活着的意义,让他们即使在困境之中,也能与厄运顽强斗争。
时过境迁,这样的故事为何还能够打动千千万万人?或许是因为它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人性的善良与互助,以及面对困境的坚持和希望。这种深刻的情感价值和对人性美好的描绘,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们相信爱与善良的力量。
还或许是因为时过境迁,当跨越长城、走向深海后,现实中的网络世界却逐渐失去了最初的温暖和人性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慢慢地被冷漠、仇恨和戾气所笼罩。当商业化竞争加剧,利益、流量驱动凌驾于人情、正义之上;当匿名性促进了仇恨言论的蔓延;当信息过载、信息茧房使人们更难保持理性和善意;当社交媒体算法强化了极端观点和对立情绪;当善意一次次被消费、被欺骗……网络暴力、谩骂、嘲讽、阴阳怪气和仇恨言论屡见不鲜,人们总会因为一两句话一点就着,更多地沉浸在争吵和攻击之中,而非真诚的交流和情感共建。
对比之下,猛地看到“魔豆宝宝小屋”这样的纯真故事之后,人们竟然有一种想要泪流满面的冲动,不禁发生感叹:“原来还有这样的温暖啊!”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一颗赤子之心。总有一些人会跨越阻隔沟通、交流的山山岭岭,去。总有人,能够无惧重重阻碍,翻山越岭,只为纯真地守护一份爱。这份爱,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为和自己一样的人民。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举止,回归到最初的网络初心,让网络成为一个真正温暖、和谐的交流空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倘若我们皆能在心田播下那颗蕴含着爱与希望的“魔豆”,那么,每个人的心间都必将绽放出写满“I love you”的美丽花瓣。
来源:红网
作者:吴昆成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